分享

智勇双全的猛士?还是脑子秀逗的莽夫?(3)

 昵称30950927 2016-12-12

淮南王

他是汉代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意外之子。他的封国淮南国疆域广大,在史书中他勇武异常,却以骄横霸道著称,甚至因此走上一条不归路。他就是淮南厉王刘长。


第五节 兄弟初见,手刃仇人
 


文帝三年(前177),也就是打败南海国入侵的第二年。刘长终于有机会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了。因为他要回京城入朝奏事。诸侯王按惯例是应该定期到长安晋见皇帝,报告国内情况等等。刘长很高兴,回到长安就意味着可以见到仇人审食其了。自己恨了这么多年,怎么能够错过。以前顾虑吕后对审食其的宠爱还需要忌惮,现在吕后死了,文帝即位后,审食其没有了靠山。现在正是报仇的大好时机。刘长下定决心要趁这次进京找机会杀了审食其。即使哥哥刘恒怪罪,自己担下就是了,大不了贬为老百姓,自己正好可以回真定给母亲守陵去。想想手刃仇人的畅快,刘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都快等不及了,赶紧让人打点好行装,带着人马出发了,连日马不停蹄的赶路,终于到达了长安。

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安,刘长还是有几分感慨的,毕竟自己的童年还是在这度过的,可惜物是人非,父皇、母后、大哥刘盈都已经不在了。不过至少审食其还在,自己没有白来。万一要是他也死了,不能亲手杀了他给母亲报仇,这么多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真想马上就去杀了他。他娘的,还得先去拜见皇帝大哥刘恒。算了,反正也不过几天的事。审食其,老子就先让你再活两天准备准备。


想到这儿,刘长轻松了下来,去晋见汉文帝刘恒。


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刘恒和刘长两兄弟终于第一次见面了。刘恒暗暗打量刘长,这小子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听说他还学项羽举过鼎,去年又轻松打败南海王。这样的人恐怕得采用怀柔政策了,不能跟他硬碰。


想到这儿,刘恒满脸笑容的对刘长说:“刘长兄弟,来长安这段旅途奔波很辛苦,大哥先设宴给你接风。父皇的儿子就剩你我二人了,你去淮南国后第一次回来,一定要在长安多待一段时间,你我也好叙叙兄弟之情。”


刘长暗想:正合我意,多待几天正好方便把我的大事办了。也不客气,赶忙说:多谢大哥,我也是想多在长安待几天。


群臣中不少听了心里直嘀咕,这个淮南王也太嚣张了,皇帝对你客气一下,你张口就管皇上叫大哥,也太藐视皇上了吧?偷偷瞄了下文帝的脸色,发现有些铁青,不过倒也没说啥,大家都暗暗记下了。


过了两天,汉文帝带刘长去上苑打猎。大臣、警卫自然是带了不少人。汉文帝坐在自己的御车上,看见刘长来了,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坐。谁知刘长也不客气,一屁股就坐上了皇帝的御车,还扭头跟刘恒说:“大哥,你这车还真不错,坐着挺舒服”。旁边的大臣们又暗自抽了一口气,汉文帝居然又没说什么。兄弟俩坐在车上一路高谈阔论,似乎聊的很开心。虽然一路上 “大哥”这个称呼有些刺耳,人家皇帝都不吱声,做下属也就都当做不知道吧。


打猎可是刘长非常喜欢的娱乐活动,反正已经计划好明天去找审食其了,正好今天活动下手脚好好玩一天。所以刘长也不管别人脸色如何,痛痛快快的追鹿射雁,一天下来也是收获不小。

审食其影视形象


辞别了皇帝大哥,刘长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想到明天就能动手了,兴奋异常,早早的就睡下,巴不得马上就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刘长赶紧派人去辟阳侯府通报。自己收拾利落,拿了一把铁锥藏在袖子里面。坐着马车来到辟阳侯府门口,这时候审食其已经在门口等候了。淮南王要来自己家,审食其不敢怠慢,早就听说刘长骄横跋扈,最近皇上非常宠他。敢跟皇上称兄道弟的人,自己可惹不起,还是小心招待为好。于是审食其接到通报早早的来到门口迎接。


刘长一见审食其,恨意顿时充斥了全身,不由得有些激动,一下就从车上跳了下来,走向审食其。审食其见过小时候的刘长,没想到他现在已经长得这样魁梧雄壮,看他这么急匆匆来到自己面前,心里冒出了一丝丝不安,但是面对王爷,礼数是不能缺少的,他没多想赶快弯腰行礼,冲着刘长深深作了一揖。他没有想到这一弯腰再也没有起来的机会了。审食其忽然觉得后脑一阵剧痛,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刘长见审食其一低头,闪电般的拿出袖子里的铁锥,用力砸向审食其的后脑。一柄小小的铁锥被刘长的天生神力使出,竟也有千钧的力道。一锥下去,审食其就失去了知觉,晕倒在了地上。刘长一使眼色,旁边的侍从魏敬心领神会,抽出刀走过来,手起刀落。可怜的审食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丢了脑袋。辟阳侯府的侍从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等刘长跳上马车,带领人马扬长而去才反应过来。主人已经死了,对方又是有权有势的王爷,连皇上都对他礼让三分,小小的侯府侍卫哪该惹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长离开,也不敢阻拦。


刘长报完了大仇,心中畅快无比,也不回住处,驾着车直接去宫中求见汉文帝。汉文帝还没接到辟阳侯的死讯,不知道什么情况,出来就看见刘长光着膀子,跪在殿外。当时就是一愣,心想,糟糕,看这样子,这小子是犯了什么大错?怕我追究,自己先来请罪了?赶忙问:“刘长兄弟,这是出了什么事了?赶紧起来说话。”


刘长敢情早就想好了说辞,也不着急起身,胸有成竹的说:“刘长是特地来向皇上请罪的。我母亲是先皇的姬妾,一直住在赵国宫中,对贯高谋反的事情根本就不知情,不应该因此被关进狱里。辟阳侯审食其明知道我母亲是冤枉的,他是吕后最宠信的人,却不肯替我母亲求情,以至于我母亲含冤死在狱中,这是审食其的第一条罪;戚姬赵王如意母子,本来没有什么罪过,无端被杀害,审食其也没有劝阻,这是他第二条罪过;吕后杀害几位王爷,立自己的娘家人为王,审食其依然没有任何劝诫,这是第三条罪;他身受国家的恩宠,得到封侯的尊贵爵位,却一直没有为国家做什么事,只知道自己享受。身犯三条重罪,却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臣刘长为天下惩罚了这个罪人,为您除害,为母亲报仇。只是我没有经过皇上的允许就擅自杀了这个罪人,知道自己这样做也是有罪的,所以我来请罪,请您按律处罚!”


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完,刘长跪在地上,昂着头等着汉文帝的回答。刘长是有备而来,虽然有点强词夺理,但是也无法反驳。他一副满不在乎、认杀认剐的样子恐怕是吃定了汉文帝不会为了审食其而真责罚他。不过看见这副嚣张的样子,估计谁心里会恨得牙根痒痒。果然,汉文帝听完刘长的话,略微考虑了一下,说:“审食其确实罪有应得,虽然你不该擅自做主杀了他,不过念在你为母报仇心切的份上,就算了吧,我不追究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结果正想刘长才想的那样,刘恒没有追究他的责任。来长安的主要目的完成了,可以回家了,于是他向文帝辞行,准备回家了。刘恒挽留了下,看刘长执意要走也就批准他回淮南了。目送刘长走出宫门,刘恒的眉头皱了起来。还好刘长这次杀的是辟阳侯审食其,早就看他不顺眼,又不方便治罪,杀了他倒是除了自己的一块心病。马上就下旨去收拾审食其的余党,正好借机会一网打尽。


中郎将袁盎听说审食其被刘长私下杀掉,皇上并没有追究,紧忙进宫向文帝谏言,淮南王擅自诛杀大臣,皇上没有任何责罚,放他回国,这样无疑是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希望文帝能对淮南王早做处理。可以免去他的王位,最少也应该削他一部分封地才对,否则他以后肯定会闯出更大的祸。文帝听后,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袁盎知道皇上这次又得纵容淮南王了,也没再说什么只能无奈的退下了。


成功报了母亲的仇,文帝并没有怪罪他,再加上这次来长安,由于文帝的维护,文武百官甚至太后太子都知道淮南王这号人物不好惹,对他忌惮三分,刘长心里得意非凡,趾高气昂的回到了淮南。

 

第六节 矛盾激化

 

到了淮南国内,刘长发现报了仇后,没有了当初的劲头。南海国也被自己赶到北边去了,暂时还比较老实,也没有什么仗可打,生活忽然变得很无聊。看来得给自己找点事了。想起在长安看到大哥出入都要清道戒严,身边侍卫成群,看起来很威风很帅的样子。自己也想试试感觉。又觉得现在的法律又麻烦又啰嗦,索性自己制个法律吧。于是无聊的刘长把模仿大哥刘恒当成了消遣。


刘长自己玩的正高兴,有人就不乐意了。长安的多位朝廷要员,听说刘长的消遣游戏后,都吓得惶恐不安,纷纷要求汉文帝下旨处置刘长。刘恒被逼得烦了,就给刘长写了封信,让他收敛一点儿。刘长正在兴头上,收到信,满肚子不高兴,心想,没事找点消遣你们也要管,还让不让人活了?老子不当淮南王了行不行?于是就给刘恒回信,要求皇上撤销他的淮南王封号,把自己削职为民,派到母亲的娘家真定去给母亲守坟。


这封嚣张跋扈的信把涵养好的一塌糊涂的汉文帝弄得没了办法,以自己一贯的宽厚大哥形象,依然没说什么。只让自己的舅舅薄昭再写封信教育教育给刘长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刘长接到薄昭的信,鼻子差点气歪了。薄昭的信里讲了一堆大道理,连指责带恐吓的,什么高祖艰辛创业,你能有淮南王的尊贵还不是借了你父亲高祖的光,何况现在的皇上待你也不薄,什么都宠着你顺着你,你居然还这么不知足。随便就说不当王爷,扔掉父亲的基业,是不孝,要守母亲的坟却不去守父亲的,把母亲放在父亲前面,是不义;随便违抗天子的旨意,擅自处死大臣是不仁;老想当老百姓,却不想当王爷,是不聪明。你最好收敛点,别老是仗着亲戚关系,不拿皇上当回事,看到管叔、蔡叔(周朝诸侯,因为叛乱被周公旦镇压)、刘兴居(封济北王,灭吕氏的功臣,因为造反被文帝所杀)等人的下场了吧?还是小心的以臣子的身份向皇上请罪吧。这样皇上也高兴,我们也免得担惊受怕的,你要是再不改,祸很快就会临头了。


这封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劝告警醒,反正火上浇油的效果是相当的好,成功的点燃了刘长的火气。刘长开始不安分起来,搞起了小动作,却很快被发现了。不得不感慨刘恒的耳目太灵通了,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可见刘长或许勇武善战,但玩政治确实太嫩了些,怎么比得起老练深沉的政治家刘恒?刘恒的政治嗅觉和头脑绝对是高水平,只要看他用人治国多么得心应手,历史评价多高就明白了。

汉文帝侍母图

汉文帝六年(前174),刘长派大夫(汉代官职名)但等70多个人去联系棘武侯的太子柴奇,一起策划谋反的事。约定把四十多辆马车赶到长安北边的谷口,占据险要位置,准备起事。柴奇又派一个犯罪发配的官员开章偷偷溜到淮南国去给刘长送信,让刘长再派人联系南面的闽越,北面的匈奴,一起发兵攻打汉朝。刘长很看重开章,赏赐了他很多财物,又给他娶了个老婆。开章碰到这么好的事当然舍不得离开,就留在了淮南国。另外派了一个人去回报柴奇,结果派遣的这个人过关卡时没留神,竟然被搜到了密信。事关重大,长安尉(管治安刑罚的,估计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去淮南捉拿开章等人。


刘长的胆子果然是越来越大,偷偷把开章给藏了起来。后来索性和简忌商量,为了防止开章供出自己,就把他灭了口。把他葬在了肥邑,弄了不少陪葬品。还对长安尉说,自己怎么会知道他在哪。更天才的是又给开章造了假坟,又是植树又是立碑,上书6个大字“开章死,葬此下”。长安的公安局局长没了办法,就是明知道是骗人的也不能硬来,只好又跑回长安请示。


这些前因后果详细情形都号称是几个大臣审问出来的口供,不得不佩服,不管是审问还是侦查都这么详细准确。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管理四郡63个县的淮南国和一个侯国的太子联合造反,竟然只有70个人和40辆车,也太穷困潦倒了。这是20岁出头就轻松打败南海国进攻、在文帝面前有理有据为自己开脱罪名的刘长能做出来的事吗?


    汉文帝得到回报后,派人叫刘长亲自去长安。刘长二话没说就跟着使者走了。


又是一件怪事,谋反这么大的罪行都被发现了,居然还敢去乖乖的去长安送死。按常理要么立刻造反,要么畏罪自杀或者潜逃,就是没有这样先抵赖杀人灭口,然后再束手就擒的。以刘长的刚烈强硬,应该立刻造反才对。伴君如伴虎,皇帝们为保自己皇位安稳,兄弟父母儿子哪个不敢杀?明的不行还可以来暗的。前文可以看出刘长或许骄横轻狂,并不太糊涂,是真勇士视死如归,还是看准刘恒不会杀他?又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猜不透原因。只能感叹一个勇猛剽悍的淮南王不知何时起脑袋就像进了水,办出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事。


    墙倒自然众人推,刘长被带到长安后,丞相张仓、典客行御史大夫事冯敬、还有宗正、廷尉等一帮人审出了刘长的无数罪行,简直是令人发指,件件都足以拉到街上斩首一百次了。


具体罪行如下:

1.废了先帝的法律,从来不听皇上的命令,生活奢侈浪费。还敢拿黄色的伞盖来盖自己的车,生活各方面都跟皇上的用度一样。

2.轰走了朝廷派去的官员,还要自己任命丞相和二千石高官(相当于现在省长级别)。

3.收留好多朝廷逃亡的罪犯和诸侯,给他们官当,又赏赐金银珠宝,又给娶媳妇,最高的官甚至封过关内侯,给二千石高官的年薪

4. 勾结棘武侯的太子柴奇,派四十辆兵车和七十辆在谷口企图造反(恐怕是史上最小规模的谋反了吧~~~这是造反啊,能不能认真点)。

5.刘长自己亲手杀了一个无辜人,让他的手下部将诬陷杀死了了6个。为了袒护罪犯欺骗朝廷的官员,没犯罪被刘长治罪的有14个人;赦免犯了死罪的18个,擅自封了关内侯以下的官员94个。

6.前几天刘长生病,文帝派人送来枣脯探病,刘长却不出来拜见文帝的使者。

7.庐江边的南海国后来又造反,刘长派人平了乱,文帝派人送上好的丝绸和粮食慰问有功劳的官兵,结果刘长却轻蔑的说:我们这没有辛苦的人,不用赏赐

8.上次南海王写信要给文帝进贡美玉丝绸,结果被刘长的部下简忌给私自烧毁了不报告皇上。召简忌去长安问明情况,刘长不让简忌去,还骗人说简忌生病了。


举出了刘长这八项忤逆大罪,不杀实在不足以平民愤,于是大臣们联合起来请求文帝将刘长处死。说实话件件听了都觉得搞笑,很多听起来像是小孩子闹脾气,考虑刘长童年的缺失,难道要用这些来向大哥撒娇,找找有人宠的感觉?

刘恒听了大臣们奏报的情况,坐在龙椅上闭上眼睛沉思着,半天才开口说:“毕竟是我的弟弟,我不忍心处死淮南王,你们再和各位侯爵和二千石官员商议一下。”43个侯爷和二千石高官们商议了半天,大家的结论还是一样,淮南王刘长罪不可赦,按法律应该处死。想来大家也都在揣摩文帝的心思,皇上是不是想杀不好意思说那、这么多罪名,也够处死他了,您不想背杀害亲弟弟的罪名,我们来当这个恶人吧。


    出乎大家意料,这次这么充足的理由,文帝最后还是赦免了刘长的死罪,只废掉了他的王位,贬成老百姓。这时有个官员出来请文帝发配刘长到在蜀郡严道县的邛邮关禁闭,让刘长的老婆孩子和他一块儿住,那的县令会给他们提供房子粮食和日用品的。为了怕弟弟在那不习惯,刘恒又下令供给刘长每天五斤肉、两斗酒。还把他以前宠爱的姬妾派过去十个。还挺人道的,有酒有肉有美人,关禁闭的生活也不算艰苦,而与刘长通谋造反的人,都被处死了。


处理结果出来了,刘长被关在一辆缁车里遣送出了长安,由沿路的各个县依次传送着。


这时候袁盎又跑来劝文帝:“皇上您一直很纵容淮南王,没有派严格正直的丞相、太傅劝告辅佐他,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么严重的地步。淮南王的性格太刚烈了,受不得委屈,皇上您这次忽然给他这么大的打击,我怕他在路上经不起风霜颠簸而病死,那时候您恐怕就得落下杀死自己兄弟的名声了”


文帝半垂着眼皮,摇摇头,一副很苦恼的样子:“我也正烦这事,只是想让他吃点苦,等他一知道悔改,我马上就把他召回来。”袁盎见文帝不理会自己的劝告,只能回去了。


过了大约一个月,文帝接到雍县县令的急报,淮南王刘长绝食自杀了。刘恒听了失声痛哭,用衣袖挡着脸,对袁盎说:“我真后悔没听你的劝告,害死了刘长,现在我该怎么办啊?”袁盎安慰着文帝:“皇上,您请节哀,现在已经这样了,除非您处死丞相和御史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否则也没有办法的。”汉文帝当然不可能为了刘长真杀了丞相和御史,象征性的擦擦眼泪,下诏让丞相、御史去逮捕审问沿途负责运送淮南王的官员和押解的差役。


由于刘长坐的缁车是封闭的,有围屏,遮蔽得严严实实,外面看不见里面,里面也看不见外面。车身又贴了封条,刘长不能出来,一路上吃喝拉撒与睡眠都要在里面解决。押解传送的人看见皇帝的封条,谁也不敢打开,都只把饭菜放进囚车,很长时间没人知道囚笼里的刘长是死是活。当囚车传送到雍县时,该县的县令带着饮食来到车前参拜,他揭开封条进入囚笼探望,发现刘长早已死去,急忙向朝廷作了报告。据说刘长在路上曾经对身边的人说“谁说老子是个勇士的,算什么勇士?我就是因为太骄横不肯认识自己的错误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人生一世这样还有什么意思?


一直在考虑刘长自杀的问题,绝食而死恐怕是最漫长最痛苦的一种死法了。以刘长猛将兄的脾气,怎么会选择这种慢慢折磨死自己的死法?都是一死,拿刀剑自刎或者撞死岂不痛快。是由于发配途中没有选择,还是旁人有意造成就很难说了。这是个悬案,我们没法找到当时的证据,也只能自己猜测了。


查明原因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害死弟弟刘长的,刘恒把沿途没有打开封条给淮南王送饭的县令和押解人员全部处死。可怜多少冤魂给真正害死刘长的人做了替罪羊。刘长的遗体以侯爵的规格葬在了雍县,派了30户人家守墓。


这个力可扛鼎、勇武刚烈的汉子或许始终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走向了窝囊的死在一辆囚车里的结局。这时候他才25岁,正是黄金年龄,也许可以有一番轰轰烈烈的功业。即使死,我想他更希望自己能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可惜生不逢时,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同样的力拔山河,西楚霸王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了,也是活得叱咤风云,死得气壮山河。刘长却只能背着一个忤逆造反,暴虐骄横的恶名,窝囊的死去…….


纵观刘长的一生,跌宕起伏又匪夷所思,留下无数疑问让人捉摸不透。想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也许可以作为刘长故事的注脚。


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国君郑庄公。他的母亲武姜不喜欢他,喜欢弟弟共叔段,几次想让弟弟取代哥哥继承人的位置,始终没有成功。后来就向已经当了国君的郑庄公要郑国最大的城市京做共叔段的封地。郑庄公心里不乐意却也顺从母亲把京给了弟弟。之后共叔段在封地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武姜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郑庄公心知肚明,却不理会大臣的进谏始终装作不知道。直到共叔段真的造反了,郑庄公才一举击破了叛军。先纵容他犯错误,直到犯到无法挽回,再名正言顺的消灭他。既除了威胁又不让自己落下兄弟相残的罪名,实在是高明的策略。

 

作者注:汉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宽厚明君,有很多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的事迹,文中的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一些事情的疑点个人主观揣测的结果,只存疑,不一定代表真实的情况。

 

后记

汉文帝前八年(前172),文帝怜悯刘长四个年幼的儿子无依无靠,给他们都封了侯。长子刘安为阜陵侯,次子刘勃为安阳侯,三子刘赐为阳周侯,幼子刘良为东城侯。

汉文帝前十年(前170),文帝的舅舅薄昭杀了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杀他,就派公卿去与他喝酒,劝他自杀,薄昭却不肯;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给他吊丧,薄昭无奈只能自杀。

汉文帝前十二年(前168),民间一直传唱着这样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传到文帝耳中,知道是讽刺自己害死刘长。他拿尧舜放逐自己儿子,周公杀管叔的事来自我解嘲,申明自己没有贪图淮南国之地的意思,处置刘长实在是出于公心。于是恢复刘长的王爵,加“厉”字为谥号,代表他生前骄横暴虐,称淮南厉王。

汉文帝前十六年(前164),将淮南国分为三份,封给了刘长的儿子。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刘良夭折因为没有后代未加封。

汉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从刘安家中搜出了玉玺金印和大量用于谋反的兵器,刘安被迫自杀,而与他串通一气的衡山王刘赐也自杀而亡。刘安死后,朝廷严厉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牵连被杀者多达数千人。废除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收归中央,淮南王宗族至此覆亡。

补:淮南王刘安文采非凡,尊崇道家,与他的宾客们一起创造出一部流传后世的著作《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线,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


上一期:智勇双全的猛士?还是脑子秀逗的莽夫?(2)





 作者:木安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