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流涎中药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3-04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口涎自流,留滞于面颊部的一种中药,属中医药。病理性原因多见于口腔、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以及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
【专利说明】治流涎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口涎自流,留滞于面颊部的一种中药,属中医药。
【背景技术】
[0002]流涎的原因很多,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0003]生理性的如新生儿的涎腺细胞不发达,唾液分泌很少,每昼夜一般为50-80毫升(成年人为平均为1000-1500毫升)。至3-4个月时,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多,每昼夜为200余毫升,5-6个月后显著增加,发生流涎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婴儿学会吞咽来调节过多的唾液时,这种流涎便自然消失。
[0004]病理性原因多见于口腔、咽粘膜炎症,面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以及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唾液过多或不能下咽而引起口涎外流。

【发明内容】

[0005]胡黄连3克,甘草4克,鲜藕100克,煎汤,每日I剂,连服7日;
[0006]炒白术6克,青皮1.5克,炮姜1.5克,白扁豆炒熟10克,共研粉末,加白糖15克,调匀后分3次服完,每日I次,连服7日。
[0007]炒白术6克,干姜1.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煎水取汁,用糯米100克熬粥,分2次服完,连服7日。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病理性的流涎是由于脾胃失调,如脾胃积热火脾胃虚寒,前者廉泉不能制约,后者使脾不能摄涎,以致引起流涎。因此,对于脾胃积热者给予清除脾胃加热的清热养胃,泻火利脾的药或食物。对脾胃虚寒型者,宜给温中健脾的药或食物。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特征在于其配方。
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治疗流涎的组合物中药,其配方在于:胡黄连3克,甘草4克,鲜藕100克,煎汤,每日I剂,连服7 H ; 炒白术6克,青皮1.5克,炮姜1.5克,白扁豆炒熟10克,共研粉末,加白糖15克,调匀后分3次服完,每日I次,连服7日。 炒白术6克,干姜1.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煎水取汁,用糯米100克熬粥,分2次服完,连 服7日。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3784578SQ20111008723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彭书远 申请人:彭书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