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读懂中国传统经典,必须切换“文化参照系”

 海纳和皮冬 2019-03-04

现代很多人都想读一读中国传统的经典,读一读《四书五经》,读一读诸子百家,希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这是很好的,但是,在现代的中国,要真正地读懂中国的传统经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参照系”的不同。

传统经典和当下的中国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处于不同的文化参照系。传统经典有自己的文化参照系,而当下中国所身处其中的,则是另外一套文化参照系。当下的中国与传统经典,实际上已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已经与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差异等同。如果说当下的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那么传统经典的文化就是外国文化。当下的中国对于《四书五经》,不应该将其当成自家的老书,而应该将其当成外国的外文书。

从文字形态上来说,书写传统经典的文言文,的确与外语相同,因为都需要“翻译”。文言文与现代的白话文的不同,不仅仅是在表达技术上,而更在文化上。文言文与白话文所立足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一点也与中文和外文的差异一样。中文立足的是中国文化,外文立足的则是外国文化。如果现代中文立足的是中国文化,那么文言文所立足的则是“外国文化”。

甚至白话文文化与文言文文化的差异,比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还要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是比外语还要外语的外语。

对于学外语,读外国书,我们都知道知道要注意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对于文言文,对于中国的传统经典,也更应该这么做。但是,我们又往往被一种假象所迷惑。因为这些书是在中国自己的历史中所存在的,而被想当然地当成是中国自己的,而不是外国的。其实,现代的中国与历史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断裂。这个大断裂导致中国在文化上,在语言文字上,远离自己的历史,而向外国靠拢,向西方靠拢。中国离外国的距离,远比离自家历史的距离要近。因此,中国的历史已经不是中国的历史了,而更象与当下中国不相干的外国的历史。

当我们在学习外文时,在阅读外文书时,都很清楚,这准确地理解它们,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即建立其文化参照系。对学习文言文,和阅读中国传统经典而言,更应该这么做。但是,我们往往因为地理上都在同一个地方,名称上都叫中国、都叫中文、都叫中国书,而忽视当下之中国与历史之中国的巨大断裂,忽视当下之中国与历史之中国的巨大文化差异。

这就是导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化上的混淆,文化参照系的混淆。最终结果是,以当下之中国文化强奸历史之中国文化,以现代中国之文化去曲解历史之中国文化,曲解文言文的每个字的真正内涵,曲解传统经典的真正内涵。

这是现代人、现代的所谓的学者注释、注解传统经典的最大问。因此,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在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时,尽量不要读现代学者的注解、注释和翻译。而以清朝人的各种注疏为主。

要读懂中国传统的经典,必须要对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大背景有一个了解,即建立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参照系,要在这个参照系中去看中国传统经典。但是,反过来说,要了解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又要从阅读中国的传统经典着手。因此,阅读和理解单部的中国传统经典,与对历史之中国的文化的了解之间,就是互动的,梯次推进的。

当读了一本传统经典时,对整个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就了解地多一点,深一点;当对历史之中国的文化了解地多一点、深一点后,又会促进我没对单本的经典的理解。每一个梯级跃迁,都是是我们自身思想的一场革命,一次颠覆,一次震撼,一次感动。

因此,就我自身的经验和体会而言,当下之中国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己不断爆发思想革命,不断地发生思想颠覆,不断地被震撼,不断地被感动的过程。如果,你们这些体会,我想你可能还没有登堂入室。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照系的逐渐切换的过程,是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参照系的建立的过程。

对于当下之中国与历史之中国的文化差异,不仅存在混淆的问题,还存在歧视性对待的问题。现代中国人的被灌输这样一个观念,即“新中国-旧中国”观念,新中国是新文化,旧中国是旧文化。而“新”的就是先进的,应该被实行的,“旧”的则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

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经典,都是属于“旧文化”的范畴,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需要被革命和打倒的。现代的中国人,从孩子时期,从学生时期,在没有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经典,先被告知,这些都是“旧文化”。因此,当下之中国人,在对历史和传统经典几近无知的情况下,却建立了一种对历史和经典的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的俯视感。当下的中国,对于历史之中国和传统经典,普遍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歧视,甚至憎恶。

对于歧视甚至憎恶中国历史和经典的人,要完成文化参照系的切换,难度更大,几乎毫无可能。这些人可能将在这种歧视和憎恶中度过一生,这是很可怜、可悲的,而他们自身会盛气凌人地认为自己抓住了真相、真理。

那么,中国历史大断裂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中国的文化大断裂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答案是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国时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

现代之中国的文化,就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形成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其起源地是日本,其实质就是否定中国自身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引入西方文化。

因此,新文化运动不仅导致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现巨大的断裂,让历史之中国和现代之中国分处两种不同的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建立了文化歧视甚至文化憎恶,让现代之中国去歧视和憎恶历史之中国。

因此,要真正学习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经典,应该做到两点。第一点,首先要知道,历史之中国文化和现代之中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应该努力做到文化的参照系的切换。第二点,要消除对历史之中国文化的歧视和憎恶。这两点都要求我们,要能够走出和摆脱“新文化”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