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京城意拳(大成拳)原创:本能

 天地虚怀xia 2019-03-04
漫谈京城意拳(大成拳)原创:本能

漫谈京城意拳(大成拳)原创:本能

京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在诸多行业里京城历来都是卧虎藏龙名家荟萃,尤其在意拳方面,人才辈出。但是从意拳二代传人起,犹如一棵成长的树一样,开始开枝散叶逐步茂盛。
各方面的观点相互并存,其中承袭的意拳(大成拳)知识是否能转化成真实的体认是从学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必须有相应的条件做支撑,这个条件就是真诚、认可,逐步到体认的真切,在验证当中不断感受到的变化。这也是意拳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尤其在站桩方面的功效,更是根繁叶茂,被诸多门派借鉴甚至直接搬用。
京城在意拳发展史上一直是处于权威地位,支撑起的意拳发展且受尊敬的是王芗斋先生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的功夫加人品。
但是随着二代意拳传人的相继去世,交流减少,看法不同自然存在。
意拳的纷争不单独存在功法上面,逐步延伸到对某位意拳传人恒信恒不信上来。
还有的就是在意拳前面加上姓氏也是这几年意拳发展的迹象,这些都是意拳发展当中切实存在的现象。也增加初学者对意拳认识上的偏见。
无论是专注养生,或者断手这些都是意拳学习的切入点,不能因偏颇哪一方面而否定或者武断。
当年王芗斋先生传授意拳的时候肯定不是千篇一律都是一种功法,这就如同一个药方治疗一种病,无论全国各地年龄大小都适用一样可笑。
意拳功法的设置同样是基于这一点,不能拘泥于功法上面。王芗斋先生弟子来自不同地域行业,对事物的看待也同样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王芗斋先生的认可信任以及功夫的向往,这些因素如用拳学的精髓是站桩一样的道理,一切都是基于这一点而生发。
由于对意拳志向、掌握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天津对赵道新先生诠释心会掌跟意拳差别引起的笔伐,至于是否能代表老一辈的观点另当别论,这件事情的起源就在于对意拳、心会掌之间的关系错位所衍生的,就如同生活当中对某一景点、地域认识一样。
单独从京城来说,在京城生活过一年甚至就旅游来过,因此畅谈对京城的重重认识观点是可笑的。这个问题放在意拳方面同样的道理,没有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过,草草了解一下难有认识。即使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好多年没有遇到有功夫的老师也是正常这样就是悲剧了,遇到有功夫的老师没学到身上是更大悲剧。
偌大的京城意拳圈里而言夸夸其谈的一抓一把,真正有所造诣的能遇到就是缘分,还别提能学到什么。套路之所以容易被人接收就是这个形式蒙蔽了众人,以为模仿出这个动作就是功夫。
在意拳方面皆不然,由此恩师常说意拳在于熏陶,离开熏陶即使奇才也不可能领略意拳奥妙,意拳方面的内涵远远超越认知的权限。没几年的熏陶,就不可能有相应的体认,没有相应的体认跟历练就没谈论意拳的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