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孙悟空是心目中的偶像,他神通广大,无忧无虑,调皮可爱。长大后越来越觉得孙悟空从野猴蜕变到斗战胜佛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成长历练的过程,他牺牲了本真和自由,得到的却未必是十分想要的。 《西游记》里,道教和佛教的关系很微妙,五指山虽然压了孙悟空,客观的讲,此时如来对孙悟空倒也不失是一种保护,历朝历代的造反者会有好下场吗?孙悟空能活命多半归功于如来的惜才。倘若没有如来的庇护,孙悟空肯定会被玉帝处死,连同花果山都会受到牵连。压五行山五百年,这道理孙悟空早就想明白了,若是想好好的活着,必须听从如来的指挥,受如来的驱使,所以接受保护唐僧取经是他唯一的出路。 《西游记》的故事诙谐幽默,然而真正读懂了之后,却给人无限感慨。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人融入社会后都必将会经历吃一堑,长一智的阵痛,都将由年少气盛,锋芒毕露逐渐过度到韬光养晦,沉稳内敛,并逐渐的被磨去棱角,被塑造成社会需要的样子。 可是我们本来面目又是怎样的,或许时间久了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也许我们会像孙悟空一样得到金钱,高位,名声,但当我们得到这些之后,又真的会快乐吗?《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想 ,它给人的不仅仅是嘻哈笑骂,针砭时弊,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
|
来自: 寻梦向天歌 > 《转载:《西游记》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