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昵称1782607 2019-03-05

肿瘤科医生感受到新药上市加速了吗?相比于其他科室而言,肿瘤科医生对新药的认知、处方意愿和了解渠道有何不同?请看“医学界”新药调研系列报道之肿瘤科篇。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

本期报告主要结论:

  • 56%的肿瘤科医生所在科室引进了2017-2018新上市药物,比例高于各科整体水平(41%)。57%肿瘤医生认为近2年新药引入情况加速,同样高于整体水平(32%)。

  • 在获批新药中,重磅新药PD-1抑制剂O药和K药的处方比例和熟知度最高,处方比例达到10%以上。

  • 对于新药,肿瘤科医生最关注和与患者沟通最多的是“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实际处方新药时,其疗效证据(52%)、安全性(26%)和费用情况(16%)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 35%的肿瘤科医生表示非常愿意尝试处方新药,对新药的积极态度在主任医师群体表现强烈,该选择比例达到了52%。

  • 56%肿瘤科医生会主动搜索了解美国/欧盟批准的新药,明显高于整体医生水平(36%)。

  • 得知国内抗癌新药上市时,78%的肿瘤科医生会主动搜索学习该药物信息,69%会关注其具体信息和新闻动向,54%会主动分享告知周围的同事甚至患者。

  • 相较于其他科室,肿瘤科医生关注新药更加主动。线上医学新闻资讯和(或)视频讲座(如公众号、App等)是肿瘤科医生获取新药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选择比例达到79%,此外阅读文献杂志(79%)、参加学术会议(78%)、销售代表沟通(58%)也是重要的信息渠道。

2018年,随着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播,抗癌新药紧缺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可喜的是,就新药审批的客观数据而言,抗癌新药的“春天”似乎已经来临。

2月19日,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王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抗癌新药审批速度明显加快:2018年批准抗癌新药18个,较2017年增长157%,占全年批准新药总数的37.5%,同时审批时间为12个月左右,比之前缩短了一半,与发达国家的审批速度日趋一致。

那么,对于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肿瘤科医生而言,他们已经主观感受到新药上市加速的讯息了吗?相比于其他科室而言,肿瘤科医生对新药的认知、处方意愿和了解渠道有何不同?

近2月来,“医学界”发布连续2期“中国医生新药认知”线上调研报告,以深入了解我国临床医生对新药的认知度(第1篇报告:中国医生新药认知大调查,他们最关心这3件事……第2篇报告:从上市到处方,哪些新药最被医生接受?答案来了)。本期我们将锁定离新药“战场”最近的科室之一——肿瘤科,了解他们对新药方方面面的选择。

一、新药引入情况

肿瘤科引进的新药种类显著高于其他科室,三级医院新药引进明显

调研显示,56%的肿瘤科医生所在科室引进了2017-2018新上市药物,其中大部分(35%)引入新药1-2种,16%引入3-4种,5%引入新药种类超过4种。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肿瘤科引入2017-2018新上市药物种类

相较于所有科室汇总的整体情况,肿瘤科引进2017-2018年新药的种类高于整体。具体来看,仅44%肿瘤科医生所在科室尚未引进2017-2018年新药,而全科室汇总对应比例达到了59%。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2:肿瘤科Vs整体科室引入2017-2018新上市药物种类

从医院的角度看,三级医院引进新药的情况明显较好。63%公立三级医院引入了2017-2018新上市的肿瘤新药,而二级公立医院只有40%。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3:三级公立医院Vs二级公立医院肿瘤科引入2017-2018新上市药物种类

超半数肿瘤医生认为近2年新药引入情况加速,好于整体水平

在问到“与2年前相比,近2年科室内引进新药的数量有哪些变化”时,57%的肿瘤科医生选择“更多”,28%选择“没变化”,说明超半数肿瘤科医生认为近2年本科室新药引入增多。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4:肿瘤科医生对近2年科室内引进新药种类变化的认知

而从所有科室汇总的整体情况来看,45%的医生选择“没变化”,另有24%选择“更少”。对比来看,肿瘤科医生对近2年新药引入情况有更积极的认知。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5:肿瘤科Vs整体医生对近2年科室内引进新药种类变化的认知

■ “明星”新药O药、K药处方比例和熟知度最高

在肿瘤科2017-2018的部分获批新药中,备受关注的重磅新药PD-1抑制剂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欧狄沃”)和K药(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可瑞达”)的处方比例最高,均超过10%。并且,选择“了解其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信息,但未处方过”的人群占比在30%以上。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6:肿瘤科医生对2017-2018部分获批新药的认知情况

二、新药认知及处方意愿

对于新药,肿瘤科医生最关注和与患者沟通最多的是“适应证和禁忌证”

调研发现,对于新药,适应证和禁忌证是肿瘤科医生最为关注的因素,选择比例达到79%,其次为疗效证据(8%)和生产厂家(6%)。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7:对于一种新药而言,肿瘤科医生最关注的3项特征

当为患者处方某新药时,肿瘤科医生与患者沟通最多的内容依次是:适应证和禁忌证(66%)、疗效证据(18%)和安全性副作用(8%)。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8:处方新药时,肿瘤科医生与患者沟通最多的内容

处方新药时,医生最主要考虑疗效证据、安全性和费用情况

在实际处方新药时,其疗效证据(52%)、安全性(26%)和费用情况(16%)是肿瘤科医生处方新药时最主要的三大考量因素。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9:肿瘤科医生决定处方新药的因素

近4成肿瘤科医生对处方新药持积极态度,尤其主任医生

在谈及处方新药的积极性和态度时,63%的肿瘤科医生对新药持谨慎态度,认为会在适宜人群中谨慎使用;35%的医生其处方意愿更加积极,表示非常愿意处方。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0:肿瘤科医生对处方新药的态度认知

在各职称医生中,主任医师处方新药的意愿最强烈,“非常愿意尝试处方”的比例达到了52%,而主治医师仅33%。而主任医师选择“会相对谨慎使用新药”的比例为44%,主治医师则为62%。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1:肿瘤科主任医师Vs主治医师对处方新药的态度认知

三、新药信息获取情况

■ 肿瘤科医生较其他科室医生更主动关注海外新药上市信息

对于在美国、欧盟等海外地区批准的新药,56%肿瘤科医生会主动搜索了解美国/欧盟批准的新药。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2:肿瘤科医生对美国/欧盟等海外获批新药的关注情况

对比整体情况发现,整体参调医生中36%会“主动搜索了解美国/欧盟批准的新药”,而肿瘤科医生这一比例达到了56%。可见肿瘤科医生对海外新药的关注度更高,更倾向于积极获取国外新药讯息。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3:肿瘤科医生Vs整体科室医生对美国/欧盟等海外获批新药的关注情况

近8成肿瘤科医生会积极关注国内新药上市信息

得知所在的领域有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时,肿瘤科有78%会主动搜索学习该药物信息,69%会关注其具体信息和新闻动向,甚至有54%的医生会主动分享告知周围的同事甚至患者。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4:肿瘤科医生对美国/欧盟等海外获批新药的关注情况

■ 肿瘤科医生更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药信息

作为更主动获取新药资讯的肿瘤科医生,他是如何了解新药信息呢?

调研显示,线上医学新闻资讯和(或)视频讲座(如公众号、App等)是肿瘤科医生获取新药信息时最为主要的渠道之一,选择比例达到79%。此外,肿瘤科医生通过阅读文献杂志获取信息的比例与线上渠道持平(均为79%),其次为参加学术会议(78%)、销售代表沟通(58%)等渠道。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5:肿瘤科医生了解新药的途径

对比肿瘤科医生和整体医生获取信息渠道,发现无论是何种渠道,肿瘤科医生选择的比例均高于整体,侧面说明肿瘤科医生获取新药信息的意愿更强,更积极主动。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6:肿瘤医生Vs整体科室医生了解新药的途径

四、样本构成

本调研于2018.12.5-12.27通过“医学界”线上平台收集问卷,共有4572名国内临床医生完整参与答卷,其中有214名为肿瘤科医生。这些被调查肿瘤科医生中,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共占比为33%,主治医师占32%,住院医师为36%;所在医院级别方面,59%为三级公立医院,其余大部分为二级公立医院。

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O药K药大热,肿瘤医生如何看待“抗癌新药潮”?

图17:被调查肿瘤科医生职称及医院级别分布

相关文章链接:

中国医生新药认知大调查,他们最关心这3件事……

从上市到处方,哪些新药最被医生接受?答案来了

年度创新药上市大盘点,一共48种

首个国产PD-1抗体已上线!近期上市新药全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