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五谷”养五臓,看懂了,受益一生!

 就是帅0she51c8 2019-03-05

俗语有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五谷为养”。那么到底什么是五谷呢?五谷对健康什么作用呢?

“五谷是哪些”

       关于五谷,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即“稻(糙米)、黍(大黄米)、稷(小黄米)、麦(小麦)、菽(黄豆)”。

     五谷都是植物的种子,从种植到收割,根系吸收大地的营养,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天地之精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为了养育最后这些种子,所有的营养最后都集中到了种子身上。因此,五谷是最有营养的,五谷的营养也是最全面的,因为,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

五谷养五臓

 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有道:
“凡病之来,不离五脏
”《京黑先生行气法》中也讲:“
五脏安,则气各顺其理,百病退去……遂长生矣”
所以养生以养五脏为本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要想健康都要靠水谷的精微细化,生气血来营养我们的五脏六腑以至于四肢百骸。” 谷就是指五谷,每一谷都会滋养我们的一个臓腑。

黍(大黄米)——滋养心

麥(小   麦)——滋养肝

稷(小黄米)——滋养脾

稻(糙  米) ——滋养肺

(黄   豆)——滋养肾

  《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一:五谷之

       “黍”俗称大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味甘、性温,可益气补中。


一般不熬粥或蒸米饭吃,而是磨成面,用水和好了,上笼蒸成黄米面年糕。有个成语叫做一枕梦黄梁,就是梦醒了,黄米糕却还没熟。黄米糕是北方农村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平时招待贵客上好的食物,所以古人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句子。


  中医认为,黍米味甘,性温,入心和小肠经,能补益心、心包、小肠、三焦的气血。尤其适合那些心气虚怯,见到生人就脸红心跳出汗的人,现代医学称之为患有社交恐惧症。还适合那些呕心沥血、劳心过度的人,这些人觉得活得没劲,干什么都没意思,看个电视也是跟着剧情莫名其妙流泪,见了弱小残疾可怜的人就哀伤不已。这是心气外漏的表现,用甘甜黏腻的黄米糕来补漏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五谷之

     麥專指小麦,而不是大麦、燕麦。小麦的生长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五谷中,小麦是唯一得四时之气的。

都说梅花香自古寒来,其实小麦也是从苦寒中来。冬天万物凋零的时候,小麦却是郁郁葱葱。天气越冷,霜雪越大,来年的小麦才长的越好,否则就会有病虫害等等问题出现,影响小麦的产量。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其实指的是来年即将收获的小麦。而南方冬天不冷,甚至没有霜雪,这一点不大适合小麦的种植。


   味甘,性温热,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有温补舒畅肝胆气血的作用。还能补木生火,间接温补心气心血。

   怎么理解小麦能入肝胆的这个认识呢有个小窍门,大家看看凡是入肝胆脏腑经络的药物,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长得张牙舞爪。或者说凡是长得顶尖带刺的植物,大都有舒畅通调肝胆气血的功效,比如说白蒺藜、玫瑰、皂刺等等。捡过麦穗的人都知道每粒麦粒上都长著芒刺,所以有“针尖对麦芒”的说法。中医认为小麦的禀赋里面有伸张舒展的气机,在临床实践中,用小麦来治疗那些内心郁怒、压抑,肝胆不得舒张的情志疾病、身心疾病,效果很好。

  有一种身心疾病叫做妇人脏躁,也就是女性情绪情感障碍,表现为整天莫名悲伤哭泣、老打哈欠,症状很奇怪,甚至有人觉得是不是和神灵鬼怪有关啊?其实《伤寒论》就有治疗妇人脏躁用的方剂叫做甘麦大枣汤,其中疏导肝胆、调畅心气的就是小麦。

孔子说食不厌精,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在做粮食的精加工,小麦被剥壳、脱麸皮、胚芽分离以后,还被人为增白,使得小麦的本性失去平衡,变得越来越热,吃白面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躁。

三:五谷之

       “稷”便指的是小米,又称小黄米经常食用小米可养胃、调理脾胃,小米粥也被称为“代参汤”。

小米的生命力强,种子虽小但是它耐旱,耐贫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代,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全副美械装备的敌人,这更让小米大放光彩。也许正因为饱满的精气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小米才被列为五谷之首。

小米味甘,性温,最重要的作用是补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人食五谷而化精”,靠的就是脾胃。脾胃好了,其他的内脏才有营养来源。因此,养脏先养脾,养脾可常食小米粥。  胃喜温不喜凉,因此,有温补作用的小米对脾胃虚寒的人无疑是良药。小儿大多脾虚,很容易拉肚子,用新鲜的小米煮粥,取上层米油喂食小儿,很快就能痊愈,经常食用可以健胃补脾,防止拉肚子。老人也普遍肠胃虚弱,经常食用小米粥,可补中益气、益寿延年。孕妇产后最补益的食物是小米粥而不是鸡汤。手术、病后等体虚之人,也可食用小米粥以养脾。小米粥上层的米油是最精华的部分,因此,熬小米粥千万不要溢锅。

四:五谷之

“稻”,也就是俗称的水稻、大米,没有完全去壳称为糙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五谷中性温的小米、小麦适合北方人种植食用;而适合南方栽培、食用的五谷之一则是稻,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米。

中医认为,大米性凉,味酸,入肺、大肠经。我们吃小米或者馒头的时候,多嚼一会儿,嘴里会觉得发甜。而当你嚼一口米饭在嘴里久了,你会觉得发酸。正因为如此,大米能够滋补肺、大肠,使人肺气足、肺津生、皮毛润泽、大便通畅。所以说南方人皮肤好,声音娇嫩甜美,都与水土特别是饮食以大米为主有关。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在治疗大热、大汗、大渴的病人时,用一个著名的方剂叫做白虎汤。白虎汤里面就用粳米为主药,为什么不用善补脾胃的小米小麦呢?因为它们都性质温热,刚退烧的病人吃了,会助

长体温,再烧起来。


     不过,我们现在的五谷,在市场的催化下,过于注重产品的外表和口感,所以我们日常买到的都是精制大米,其加工过程中把种子的皮、胚芽剥掉,损伤了种子中的生命力,缺乏生机。

    将精米浸入水中只会腐烂,而把糙米浸在水中给予适当的温度、空气,数日后就会发芽。所以今天,如果想达到人体内在的平衡,还是应该多吃杂粮、粗粮,少吃精加工的食品,糙米、全麦面包都是不错的选择。

五:五谷之

       “菽”,古人用菽泛指一切豆類,而今天說的大豆專指黃豆和黑豆,所以不包括蠶豆、綠豆、紅豆、豌豆等有鮮明個性的豆子。因黑豆不易消化,而黄豆同时能养脾胃,故推荐专用黄豆。

  在五谷之中,大豆的油脂含量最高,蛋白质、纤维含量较高,含糖量最低。

那么大豆怎么吃,它的营养才能容易被吸收呢?中华民族除了有四大发明以外,我个人认为第五大发明就是豆腐,因为制作豆腐是充分利用转化大豆中的油脂和蛋白能够为人充分利用的技术。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制作豆腐的工艺记载。


根据道家理论,北方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属水,在季节上对应冬季,在人体对应肾和膀胱,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补肾。中医认为,大豆能入肾、膀胱经。看一下豆子的形状,长的就像肾脏。日本有一个地方的人普遍长寿,他们爱吃一种用黑豆发酵后制成的食物,类似于中国的淡豆豉。最简单的吃法,即用黑豆煮熟后,放少量盐拌匀即可,常食可以补肾壮骨。

早餐五谷粥

粥,天下第一补

《札记》中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清代王士雄也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古人研究喝粥有十大好处,前三条是: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面容丰满有光泽。二、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三、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在这个已经被精米精面所充斥的时代,给自己一个最好的养生习惯:

每天

早餐五谷粥\浆加一碗

为健康加油!

编辑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