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妈妈 后台很多宝妈咨询我: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带孩子出去旅行有什么用?仅仅是为了见世面吗? 那么棉妈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见世面”那点事儿! 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差别在哪儿?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在大学是学工科的,因为专业对实践要求比较严,所以实习的时候都会有师傅带着。 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带我们的师傅跟我们讲了他之前带过的两个毕业生,一个学生家境不错,另一个学生来自农村,家境差一些。 其实师傅原本还是比较喜欢那个农村学生的,总觉得农村条件不好,离开农村不容易,但是实习过程中却发现还是那个城市孩子处事要更大气一些。 比如每次带他们俩去验收工程,那个城市男孩总会拿出烟跟大家分,而农村男孩从来没有分享过。 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甲方给了农村孩子几包中华烟,让他带给师傅,农村孩子想着:自己的父亲辛苦这么多年都没抽过这么好的烟,于是偷偷留下一包。 实习结束,师傅虽然对来自农村的那个学生有点偏见,可是想着他不容易也就给了一个比较好的实习成绩。 这就是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的差别,处事方面就不同,见过世面的孩子处事往往大方、有度,而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总是显得露怯。 那是出身决定的,来自农村的孩子,本来家境就不富裕,哪有闲钱带孩子去私处旅游呢? 其实见世面不光是带孩子出去旅行,而是要教会孩子有一颗大气的心。 比如师傅给我们讲的故事,实习的时候都是有工资的,哪怕买不起好烟,买差一点的烟也可以跟工友们分享。 父亲没有抽过好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为什么要偷偷拿出来一包呢? 难怪鲁迅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这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挺努力的,我们应该给个机会。 其实家庭条件不好不能成为一个人的“优势”,不能因为这点就一路绿灯。 有个大学同学,家庭条件不好,还是班里的贫困生,可是她打了好几份工,平时跟舍友相处很好,从来不会“卖惨”,不会抱怨出身不好,打工挣得钱还会请我们吃零食,偶尔还会给自己买点化妆品,总会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并不像其他贫困生那样,不敢穿好看的衣服,不敢用护肤品。 我们都很好奇,后来同学跟我们分享: 高中的时候想着辍学算了,家里条件不好,妈妈赚钱很辛苦,后来有一次中午去妈妈打工的那个工地找妈妈要资料费。远远看到妈妈跟一个工友在用食堂的剩黄瓜贴在脸上。 妈妈说: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最重要的是不要自轻自贱。 后来想想同学讲的经历,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格局”吧,身处逆境也能坦然处之。 所以,不管家庭贫富,家长都可以给孩子“富养”,精神上的富养,让孩子处事大方,而不是哭穷,跟孩子灌输“父母养你不容易、赚钱很辛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如果这样,孩子满脑子都在想“我没钱,我很穷,我很不容易,你们都应该让着我”,这样的孩子将来处事也会会变得没有格局。 一分钟认识我:亲爱的,我是木棉妈妈,孩子为什么动手能力差?孩子为什么不爱吃青菜?孩子怕人、胆小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您有这些育儿困惑,请关注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