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申年芒種 收穫與播種

 风舞三湘 2019-03-05

        今年公曆6月5日(農曆五月初一)13:48,我們居住的北半球進入二十四節氣的“芒種”。帶有鋒芒的麥子此時進入收穫的季節。

        小麥偏陽,性溫、味甜,補元氣、壯肌肉,其鋒芒伸向天空,既獲得了力量,又交換著不為人知的信息。人吃小麥,講話有力,幹活有勁,詮釋著小麥的內涵。
        水稻有芒,偏陰、性平、味甜,補五臟,營養氣血。水稻之芒,未熟指天,成熟垂地,現出陰象。芒種收穫小麥時,正是南方播種水稻之際。


        芒種是個特殊的節氣,包含著收穫和播種兩種信息。這種時空能給人帶來什麼?體悟方可得到。芒種到大暑一個多月,萬物瘋長,如果加大並合理施肥,許多植物的瓜果會肥碩,甚至奇大,這是自然的力量。此間氣候組成的四要素中,“少陽相火”占了三個,三火重合給予萬物巨大的能量。
        丙申年小滿至大暑是豐收之機,人一輩子難遇幾次。天人合一,人即是天。天熱不避暑是智者的智慧,人的養生也會有大收穫。不避陽光,室外多動,身心的補充好過以往,治病的效果更勝一籌。
        大暑至秋分的兩個月,以立秋為界,立秋之前是“夏行秋令”,立秋之後是“秋行秋令”。當令之氣是“陽明燥金”,屬於秋天的肅殺之氣,植物生長受挫,人會流行中風、血栓、心梗一類的病。所以,芒種至大暑這一個多月,是丙申年不可多得的大補時機。


        這段時間,養生的重點是補虛祛寒。
        只要不上火,每天上午食用人參,數量以不上火為度。這是支“潛力股”,其效應在秋冬。
        後背不暖者及時溫補腎陽。春夏養陽,陽虧秋冬受害。
        腸胃不適即時健脾暖胃。腸胃為土,脾胃為後天之本;脾統血,主肉,人體除頭髮、骨骼之外皆是血肉;脾不主四時而旺於四時。脾不司職,人體大亂。故明醫擅補脾胃。

大道養生堂劉承恩中醫師寫于2016年6月3日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