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位教师在发给我的邮件中这样写道:“工作17年,第一次遇到您这样的校长,一学期只开两次会,话也不多,但大家都很默契,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能够高效良性地运作。”其实,这并不是我“懒”,而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校的管理方式必须从过去的经验管理向现在的智慧管理转变。作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试点学校,德胜小学的智慧管理一直在稳步推进。 建校初期,学校管理者都有压力,每天傍晚值周的行政干部要在一块大黑板上写满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到了第二天上班时间,教师们匆匆忙忙来到黑板前根据工作安排自己的事情,效率很低。后来,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的状态,学校引进了虚拟学习社区。如今,这种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模式,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式,架起了家校共建的纽带。 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模式。现在,教师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学校的工作,包括每天的工作安排、查阅当天的邮件、解决师生互动学习空间中的问题等;学校后勤人员可以上网查看他们当天的维修、保障任务,各个部门都可以从网上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材料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每天值班的行政人员在下班前都会把一天的工作情况做小结,然后把重要的事情挂到网上,有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同事加以点拨。这样日积月累下来,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都渗透到“智慧管理”中,教师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作业,当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马上进行网络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评价主体从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师生之间平等互评,更全面反映了学生的素质。此外,平台还带动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我们一直让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写成博客在平台上发表,其他教师可以在上面加以评论,以此达到智慧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个习惯我们坚持了10多年,直到现在教师依然还会每月写博客,然后分享到平台上,而且沟通、评价内容越来越丰富。 虚拟学习社区架起了家校共建的纽带。学校给每个家长一个固定账号,家长可以进入学校的平台查看孩子在校生活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与学生、教师沟通,与其他家长分享家教理念。虚拟学习社区的诞生为家校互动开辟了新天地,为学校打开了家校互动的新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智慧管理进入2.0时代,这个时期的QQ、微信群已经被广泛使用,虚拟学习社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我们需要更加优化教学管理。于是,学校自主开发了手机APP终端应用于选课和教学。比如,每学期开始“抢课”,以前需要家长和学生提交报名资料,然后班主任再输入到网络系统,有时因网络不畅而形成拥堵;现在,学校为每个年级安排了20多节选修课,在系统开放选课时间后的5秒钟内,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能够顺利抢课,不会再受网络“瘫痪”之苦。有些教师自主研发了学习平台,并改变过去1.0时代只能电脑使用的弊端,通过升级为手机版,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 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学校引入全息记录系统,教师进入教室只要一键式操作,就能把一节课完整地记录下来。课后,平台就能够生成分析数据,教师可以把课程视频调出来进行切片分析。针对教师所授课程,教研主任又可以对课程进行一次次修改,然后打造成优质精品课。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管理将走向何方?一是学校的转型,将学校打造成更灵活、更开放的个性教育空间;二是管理的转型,将学校由经验型管理转向基于智慧、科技的管理;三是教师的转型,将由课堂的授课者向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转变;四是课程的转型,将课程变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五是评价的转型,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更多样化的评价,跟踪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