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时代,千万小心你的征信了!

 问道o7nfnzp63t 2019-03-06

落英财局  来源:融360专栏2018-05-04 17:04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落英财局”

  一

  今天唠正经的,本月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啦。

  名字有点复杂,简单说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钱,1000元以内可以税前扣除,退休提取时再缴纳。

  也就是,试点地区变相把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了4500元。

  虽说只有1000元,对于工资4500元以下的隐性贫困人口来说,好歹个税不用交了啊。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我简单唠下。

  按照养老保险年轻时投保、退休时领取的尿性,中间要间隔20-30年,个税缴纳也要延期这么长时间支付。

  这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和个税起征点调整等因素,相当于保费的个税被稀释掉了。

  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国养老“三支柱”体系发展很不平衡,官方的话这么讲: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落英财局”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一

  今天唠正经的,本月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啦。

  名字有点复杂,简单说你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钱,1000元以内可以税前扣除,退休提取时再缴纳。

  也就是,试点地区变相把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了4500元。

  虽说只有1000元,对于工资4500元以下的隐性贫困人口来说,好歹个税不用交了啊。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我简单唠下。

  按照养老保险年轻时投保、退休时领取的尿性,中间要间隔20-30年,个税缴纳也要延期这么长时间支付。

  这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和个税起征点调整等因素,相当于保费的个税被稀释掉了。

  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国养老“三支柱”体系发展很不平衡,官方的话这么讲:

  基本养老保险“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不是很理想,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代表的第三支柱仍是相对短板,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能提高老百姓的购买积极性。

  嗯,养老问题自行解决,不要指望社保里的养老保险就好。

  当下的试点只有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期限暂定一年。

  这些地方的宝宝们有福了,其他地区要等一段时间再说了,不过也很快的。

  养老问题,zf比我们着急,锅得赶紧甩啊。

  二.

  说到个税,关于起征点的调整,宝宝们都很关心。

  我也很着急,毕竟每个月都要上交很多钱,为了落户上海我也是蛮拼的。

  不要问我为啥不直接找个上海对象,房子户口一步到位…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老娘早就佛系了。

  不过年收入超过12万,要自行申报个税,这个也很重要。

  这里的年收入12万,包括11项所得:

  工资所得、个体户经营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注意了,12万以上的自行申报≠再缴一次个税。

  如果平时取得的收入已经足额交税,自行申报只需要报送相关材料,不需另外再多缴。

  不慌,稳住。

  一般情况是,申报上一年度的个税,需要在下一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

  这个截止日期要记住了,否则...后果还是挺严重的,比如---

  将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或2000元到10000元罚款,具体依情节轻重而定。

  大数据时代,这也是建立个人征信的一种方式。

  如果个人信用就不够优质,买房买车都会多上不少门槛,也很麻烦。

  尤其当你想落户or贷款时,个税交少了或者故意漏掉了,哪儿哪儿都是事。

  现在互联网很方便,自行申报的途径很多,动动手指就可以。

  比如在官方网站上或者各个地方税务局开发的APP等,都能搞定,也不算麻烦。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三.

  最方便的是用支付宝,在城市服务那个窗口内,还是马爸爸贴心。

  操作路径如下,我用几张图说一下:

  首先,在支付宝首页,打开“更多”找城市服务项,就可看到税务大厅,看下图画方框的地方。

  然后点开税务大厅,出现五个选项,分别是纳税清单、申报管理、纳税管理、个人信息采集和房产税查询。

  再打开第二个窗口申报管理,就能找到自行申报的窗口,方便吧。

  不用多说,点进去按照自身纳税情况填写提交就好,就是下图的样子。

  第一次进入税务大厅需要进行个人身份验证,不过支付宝本就是实名制,过程也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