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行业启动清退潮,投资要注意了!

 刚柔互用 2019-03-06
P2P行业启动清退潮,投资要注意了!

最近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P2P平台退出指引,与此同时,网上爆料存量百亿的线下理财平台信和财富也被要求清退。

种种迹象都让我们看到P2P行业现在处于清退大潮中,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怎么投资P2P呢?

P2P行业启动清退潮,投资要注意了!

01

先跟大家说下整体情况。

现在北京和广东非深圳地区还没有实质的清退动作,而浙江地区已经有12家平台发布公告说“被监管劝退”。

前阵子浙江清理的平台规模都在1亿元以下,而近期监管部门开始陆续清理1亿元规模以上的平台了。

1月21日,被要求退出的浙江温州“民民贷”平台,待收规模是1.67亿元,2月18日,杭州“易港金融”平台待收规模则为1.61亿元。

和杭州同在沿海地带的上海地区现在也有1家平台被清退,深圳也同样有1家。

年前的时候,深圳“万家兄弟”平台发布公告称其被监管约谈,并签署了《清退承诺书》,成为首家深圳被清退的平台。

而深圳很多1亿元以下的小平台现在已经签了这份《清退承诺书》,像注册在前海的小平台,基本都签了。

另外也有消息称西部地区以及河北那一带有平台收到了监管部门给出的处置意见,被要求清退的平台,大多考虑转型做其他业务。

02

目前P2P行业清退的状况大致就如上面所说,有的投资人看到这里,可能比较关心自己投资的平台未来状况怎么样。

其实从整个行业清退的情况来看,很明显,不同规模的平台在不同地区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不要那么紧张。

至于你投资的平台未来情况怎么样,其实从待收规模就能简单判断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待收规模大,清退可能性小,反之清退可能性大,但也要分地区来看。

比方说,西部地区1亿待收规模的平台,在当地就算大规模平台了,最后被清退可能性不会太大。

而浙江地带P2P平台数量众多,1亿规模还是个小规模平台,说不准会不会被清退。

另外,由于双降政策,这段时间平台的待收规模不会猛地一下子出现剧烈变化,所以现在平台的待收规模基本就决定了其未来命运。

可能有的投资人听到清退,会觉得心发慌,照这样清退下去,那投资P2P岂不是注定自己会亏损?

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平台清退并不意味着暴雷,平台清退不是撂担子不干,更不是卷款跑路,只是不做这个业务,大家不要自乱阵脚。

而且清退会处理好回款,各地监管大力气推出的退出指引,就是想让平台良性退出。

这就意味着你投资规模不大的P2P,只要平台靠谱,有真实业务,有实力,即使它退出你也也不会亏损。

而现在很多小平台,不是考虑兼并重组就是考虑转型。

不过兼并重组实际操作其实困难重重,比如监管政策模糊,大平台和小平台的业务不兼容等等,因此考虑转型是很多平台以后的发展道路。

也有可能那些风控不错的平台,转型去做资产端,没准到时候你投P2P还是这批人给你提供借款人。

举个例子,这就像从有利网出走的创始人刘雁南,后来没有做P2P,创办美利金融给P2P平台提供资产端服务一样。

总之,清退并不是坏事,反而肃清行业之后,投资人可以更放心地投资P2P,投资风险系数更低。

03

综合上面的分析其实也知道,P2P清退潮肯定会照这样陆陆续续进行下去,而且时间也比较漫长。

在这期间投资P2P,要怎么办才是最佳策略呢?

大家要记住平台的待收规模现在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判断指标。

之前判断一个平台,我都建议大家综合背景实力、团队履历、资产端、备案进展、风控措施等等方面去衡量,当然也包括从待收规模观察平台人气。

而现在平台的待收规模不仅仅显示了其在同业竞争中的实力和人气高低,也成了监管分类处置的分水线,因此投资P2P不能不重视。

现在业内在营P2P平台有1058家,其中待收规模超10亿元以上的平台大致有100多家,多数位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

这100多家平台待收规模占了全行业待收规模的8成左右,而其中待收规模超100亿元的平台,不到30家。

另外,杭州是从待收规模1亿以下开始清退平台,深圳退出指引则显示5000万待收以下的平台按简易程序退出。

所以就北京、浙江、上海、广东这4个地方来说,5000万、1亿、10亿、100亿的待收规模是划分平台的一个标准。

对于待收规模太小的平台,我建议就不要冒高风险去投资了,待收规模处于头部的平台,需要多注意近期舆论。

而对于中部平台,之前监管发布的175号文提到平台分类的工作是到今年3月底才结束,所以今年的4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所以一些拿不准的中部平台,你等4月的分类结果出来再考虑也不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