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年间科举会试、殿试策问试题摘

 zqbxi 2019-03-06
有兴趣的猪油渣可以自己试试看做题啊。八股文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并不是如今所批的那么死板枯燥。好的八股文相当拉风啊~~~
殿试里我最喜欢正德六年辛未科杨慎的策对,霸气侧漏,惹得我很想上去狂揍他一顿:你怎么这么狂!你怎么这么狂!你怎么这么疯嘛……
言归正传,手打版。不全,想看的自己下PDF去哈。


【崇祯四年(1631)辛未科】
会试试题

四书义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我是译文==

服事君子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讨君子喜欢却是很难的。
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讨君子喜欢,君子是不会喜欢的。
而到君子要任用人时,总是量才使用的。

心的功能是思考,思考就会有所获得,不思考就不能得到。

(舜)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 。

==我是八卦==

这次会试,如果这个文本是全本的话,那么它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出自《论语·子路》,对比讲君子和小人,这里截取了说君子的两句。我脑补了一下陛下和这个试题的联系,觉得这题凸显了他的傲娇啊……你们是故意的么
第二部分出自《孟子·告子上》,第一句“心之官则思”百度说它还是个成语,成语故事是关于华佗的。大家多思考总是没坏处,陛下最讨厌尸位素餐的寄生虫了,你们看他都写了君子有《九思》了是不是……
第三部分出自《中庸》,子曰舜很了不起啊!大家记不记得,熹庙挂了之前拉着弟弟说的那句“来,吾弟当为尧舜!”,这是赤果果的醉翁之意啊。作为试题,也是鞭策读书人要谨记尧舜英明,要自我鞭策不忘八荣八耻。

【殿试部分缺,但是有吴伟业的对策答卷。不是说他答得完全没有亮点,他那个人的RP大家都懂的,而且同册书里,有杨慎这个疯子的答卷,其他人一切的对策都成了浮云啊……于是不打了,有兴趣的自己下PDF。】


【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

会试试题

四书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


==我是译文==

(子产)他自己做人很谦逊有规范,服事君上认真负责,对待百姓让他们获得利益,役使百姓又有法合理。

(周王)把百姓从水深火热的暴政中拯救出来,只是杀掉那残害民众的暴君罢了。

如果国家政治清明,他(君子)的言论就足以唤起在位的君主与众臣。

==我是八卦==

第一部分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评价子产的言论。也就是以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的水平来试问和鞭策考生。
第二部分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分析商与周来解释国道的内容。试问考生的政治道德。我老觉得他在影射某人……“我只是要杀掉某人和某些人,现在已经OK啦,别人并不用害怕我呀,喂你们不要发抖嘛~~~”
第三部分出自《中庸》,是讲君子处世哲学的,此章有名的成语就是“明哲保身”。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罗嗦了。

【殿试策问】
[崇祯七年三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目今三协以及登津等处,各有重兵防东也。
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