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学生100分之路 2019-03-06

他,高考成绩以709分(语文124、数学144、英语144、理综297)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并且获得当年省状元。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小学时不算突出,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一点吧,属于那种不起眼的学生。

而到了初中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经常性地斩获年级第一。

他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我从小就对自然探究非常感兴趣,喜欢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特别愿意花费功夫了解这方面内容。因此初中开始学习理化生科目后,这些科目也成为了我的强项。”可以说,正是兴趣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进入高中之后,他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第一次月考中,这个看上去并不活跃的男孩便成为年级第一,让老师特别惊讶。

之后高中三年,他更是基本没有掉出过年级前五,长期把持年级第一的宝座。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2·认真做题 注重思考与整理

在高三复习阶段,他的做题量并不太大。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买来整套整套的习题集“狂刷”。

他认为大量做题虽然有利于巩固知识点,接触不同题目,但容易造成思维僵化。

3·自强须不息

他与清华的第一次接触,可以追溯到2016年参加暑期学校的经历。

第一次踏入清华园,那浓厚的学习氛围、美丽的学习环境、热情的辅导员们,都让他印象深刻。

他觉得,清华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大、更美,而清华人也认真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短短几天时间,清华便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年过后,他终于再次来到了清华。而这一次,他是以清华学子的正式身份。

刚开始时,他却发现大学之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刚开始两个月我还希望保持着高中时的习惯,想要像高中一样学习。事实上,没有那么多作业可以用来练习,老师上课时也不会讲解浅显的内容,更多时候需要自主探索。而计算机系更是高手如云,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一时有点迷茫。”

事实上,这种迷茫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他知道自己是时候改变一下了。“进入大学,眼前并不是路更难走了,而是又找到了新的向上攀登的道路,有着更高的目标可以探索,因此更加需要努力了。”他说,“我开始领会到了‘自强不息’的现实意义。以后,我打算还是要像以前一样,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尽可能地充实自己,毕竟大学的路还很长,大学的机会还很多,而这些只有努力才能做好。”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4、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父母对他的培养方法:

父母经常在语言和行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评价孩子,孩子也就从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中逐步形成对自己的评价。

在评价孩子时,首先应充分肯定成绩,使孩子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理解孩子,不要用成人自己的标准去指责甚至贬低孩子,这样做是不公正的。

当然,肯定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表扬或奖励应合乎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使其感到愉快,但又不产生骄傲。

对孩子一般的好行为,只要适当的表扬即可,只有当孩子的进步十分突出时,才给予一些奖励。滥用奖励,有害无益。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让孩子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从小就注意对他培养学习的兴趣;孩子犯错时,指导和鼓励而不是呵斥和暴力;对孩子关怀备至;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一般的好行为,适当的表扬。

他,叫刘云鹏,2016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

我们是清北学霸团队,我们是清北帮学小程序,我们深知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培养?应该怎样学习?

帮助家长给孩子需要的培养,帮助孩子强大自己的学习能力,是我们的责任!

做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不仅要勤奋,更要学会思维,即从自然状态的思考走向愿意思考、善于思考、主动思考。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他,小学时成绩不起眼,高考全省第一,来看看他的经验和家庭培养

其一,学生能够认识并经常运用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论证等。

其二,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条件进行推测、论断和解释,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

其三,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渐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越来越善于解决难题和新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