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行业日常,设计师与工程师是麦芒对针尖

 汽车世界杂谈 2019-03-06

如果你来到车企的设计中心,你会发现设计师和工程师吵架是工作日常。

正是这两股力量持续地互相碰撞,才能把产品的用户体验、品质控制、可行性与成本做好。

但这两者的资源倾向明显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品牌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好看胜过好开。

而市场趋势也确实如此,谁买车不想要个好看的呢?

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汽车产品研发中,工程师大多都要秉承“但求合格,不必极致”的思路去开发,毕竟“极致”往往意味着更多工作量,而更多工作量必然带来更多项目压力,项目压力大很可能成本失控。

工程师眼中的产品和最后营销推广阶段的产品那完全是两码事。这个阶段上,成本天平需要摆在首位。

接触过一些车企的设计团队,它们的团队建设一般基于以下原则:

1.有一个有经验,同时与车企高层无压力沟通的设计总监。2.这个总监能够自己组建一套班底。3.总监负责大方向的决断,设计团队有激情不断产出新方案。

这三条都能满足,一个设计团队基本能正常运转,作品也基本是符合原创标准拿的出手的。很多自主车企喜欢推出“明星设计师”,这也代表着它们设计团队的建立完成。

自主车企中不缺设计眼前一亮的产品,也不缺明星设计团队,但变现能力上还需要加强。买车看脸的时代,不把设计当回事的早就倒下了,剩下的是“做得好”与“做得更好”的区别。

期望以后的自主品牌汽车能在设计和工程上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