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 | 义乌传统美食

 小慧dreaming 2019-03-06

金华火腿。

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美味可口。义乌最标志性的特产之一。

赤岸豆皮素包。

义乌历史悠久的年菜,豆皮以赤岸朱店村的最为出名,滑腻如脂、轻薄如纸,非传基因大豆配上本地山泉水,完全的绿色食品。馅料就是最简单的萝卜和卤水豆腐,切完了下油锅炒一下,再用豆皮分包,下油锅炸个十几秒。传统的口味才最正宗。

丹溪醉核桃。

丹溪醉核桃的主要原料是红曲酒糟和核桃。红曲在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中药典中都有记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核桃是食疗佳品,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生宝”的美称。这道丹溪醉核桃,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大补。

东河肉饼。

由两层麦饼粘连,中间夹着肥肉与韭菜,却薄如宣纸;煎熟肉饼,色如琥珀,尤如一轮飘忽的晕月。东河肉饼鲜香、油而不腻,色泽光亮,是义乌小吃一绝。

佛堂千张面。

佛堂千张面在义乌美食中名气不小。一把拉面,半碗清汤,数片千张,些许猪油,再撒点细盐,最后浇上大勺肉丝、榨菜丝。它以清淡为主,讲求面条的本真味道,辅以煮得软糯的千张,汤汁清透,清香扑鼻。

酒糟馒头。

用酒母发酵而成,外形饱满,富有弹性,手一捏就瘪,一放就恢复原状,尝时带有酒香。义乌人好饮酒,善酿酒,用酒做成的美食也从未令人失望。

麦麸馃。

本是义乌贫困年间用来充饥的粗粮,近年因健康养生的理念被重新搬上餐桌。麦麸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B等,可以缓解现代人长期食用研磨过分精细的白米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此外,维生素B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帮助人们消除沮丧烦躁的情绪。

荞麦老鼠。

在如今美食琳琅的都市,深灰色的荞麦老鼠,已经被忽略很久了。中老年一代的义乌人,却对荞麦老鼠有着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当荞麦收割之后,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荞麦老鼠,是他们的向往,不仅可以驱走身上的寒意,四肢暖和了,干活也特别有劲。

清明馃。

清明节的特色小吃,用一种叫艾的植物的嫩叶和糯米粉制成。

上溪牛杂煲。

上溪一带历来就有屠宰牛的场所,当地人将牛舌、牛血、牛蹄、牛杂等用上溪特有烧法烹制出“牛系列”。牛杂汤浓香扑鼻,色泽美观,入口后质嫩味美,醇而不腥,辣而不燥,只觉舌尖的味蕾轻盈地舞蹈,颊间的余香裹着灵魂摇曳,让人温暖至心,回味悠长。

糖烊。

粳米和义乌正宗红糖组成的一种甜点凉食。糖烊,吃的不仅仅是它的味道,

而是一种情怀:农人在田里劳作,见卖糖烊的经过,手摘荷叶当碗,同时荷叶的清香更衬托了糖烊甜糯清香。

田荠饭。

田荠饭,过去是农家缺粮时的一种节省主粮的调剂,如今却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佳肴。虽然是野菜,田荠饭却柔软可口,香气扑鼻,满口生津。田荠饭淡淡的苦涩、淡淡的清香,让那个年代的多少人难以忘怀。

铜锅饭。

野餐时在铜锅中胡乱撒些米,灌上水,用一条铁丝穿上铜锅两耳,往树枝上一挂。柴火点燃,等铜锅底被烧得乌黑,米的清香也就飘散出来了。

义乌红馃。

说起义乌红馃,心里是一种关乎过节的温暖记红色寓意吉祥代表喜气,义乌人过年过节少不了它。吃热红馃时一般先轻轻地咬一口,此时喷香的芝麻白糖汁会四溢而出,就着绵软香糯的皮,红馃的美味才能尽情释放

择子豆腐。

用一种叫择子(学名“石栎”)的野果制作而成。秋天,择子成熟,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晒干后储藏,以备常年使用。择子豆腐呈栗壳色,韧而光滑,天热酷暑之日,取一块将其划成小块置入冰水中,加入醋和少许白糖,再滴进几滴薄荷,入口清凉,暑意全消。

宗塘豆腐。

取用本地上乘的大豆、宗塘村的泉水,用山口的柴煮。豆腐制好后,当即食用,味道鲜嫩、爽滑、可口。

摄影: 李永 吴贵明  

责任编辑:王鹏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