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昵称32901809 2019-03-07

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

南宋时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宫廷画家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

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宦居钱塘清波门,

以住地自号刘清波,

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

故外号宋“暗门刘”。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刘松年 青绿山水 立轴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

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

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

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

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

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

因题材多园林小景,

人称“小景山水”。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手段是线。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

“无线者非画也。”

我们从刘松年现存的人物画作品中,

不难发现,他的线描极富理性。

线条所到之处,必然是人物结构所在。

主体人物的线描固然是一丝不苟,

背景的线描也处理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

所有的用线,没有冲动或是随意的一笔,

极尽细致之能事,

可见作者作画时极富理性,

他的线描处处透露出一种理性的因素。

下图手机横起看▼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全卷

美术史论家郑午昌言:

“宋人善画,要以一‘理’字为主。

是殆受理学之暗示。

惟其讲理,故尚真;

惟其尚真,故重活;

而气韵生动,机趣活泼之说,

遂视为图画之玉律。

卒以形成宋代讲神趣而仍不失物理之画风。”

作为一个宫廷画家,

理性是刘松年对自己不自觉的要求。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中兴四将图局部、罗汉图局部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罗汉图

《猿猴献果图》中,

小僧微微翘起的裤脚。

《中兴四将图》中,被风吹起的腰带。

《蕃王献宝图》中罗汉袈裟的花纹装饰,

每一个细节刘松年都不曾放过。

用线恰到好处,飘起的衣服,裙角,

即便是这些地方,

我们也看不到他任何随意的一笔,

线到之处,仿若确实飘起来了。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猿猴献果图》台北故宫藏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中兴四将图》 绢本设色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刘松年对人物形象的造型,

用线简到了无法再简的程度。

《天女献花图》中,

对天女衣裙的表现,

只是屈指可数的几根线,

却也把天女衣裙飘逸的感觉表现的十分微妙。

再如趴在地上的狮子,

也是象征性的几条线,

概括出了狮子那无奈的表情,

它并没有像菩萨和比丘一样被天女的舞姿所吸引,

相反流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天女献花图》绢本 淡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天女献花图》局部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天女献花图》局部

刘松年较之“南宋四家”中的,

其他三家是更重视设色的。

如在《猿猴献果图》中,

人物的衣衫采用了鲜丽的冷色调,

树叶用较深的石绿渲染,

将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明丽而奇幻的场景之中。

尊者的肤色泛红,有修行多年的痕迹;

小沙弥的肤色相对于尊者来说要细腻许多,

黄中泛白,带着未经沧桑的懵懂。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猿猴献果图 局部

刘松年的每一幅画,

似乎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表现一个极其生动的场面。

其中对日常生活的赞赏,

和热爱之情充盈于笔墨之间,

可让我们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

感受到南宋社会的运行节律与生机。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宋 刘松年 秋窗读书图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南宋 刘松年 瑶台献寿图

刘松年的工笔人物画,

向我们展示了画家在刻画人物、

动物、树石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刘松年的人物画可以说是南宋人物画的一个缩影,

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层面的水平。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刘松年:南宋院画最美的体现

刘松年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宋画院四大家之首

事实上,

与其说刘松年的画风,

对后世的画坛起过多大的影响,

倒不如说,

他的作品是南宋院画最完美的体现~

作为宋代院体绘画代表人物,

刘松年的画作,

为宋代写实绘画添上了闪亮的一笔,

使宋代写实绘画艺术发展达到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