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9 星期六“那些把你当做野兽或猿猴看待的人,不消十天的工夫,就会奉你如神明——如果你回过头来遵守你的信条并且崇敬你的理性。” ——马可·奥勒留 马可说,只要我们遵守自己的信条并崇敬自己的理性,视我们为野兽的人也会迅速改变他的看法。可问题又来了:有不少人这样做了之后,依旧有人不会改变他们的看法,例如张校长一直在按照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事,并且他也很理性。可依然无法改变有些人就认为他不好,要批评反对他。即便是像佛陀、耶稣这样的智者,也无法得到全世界人的认同,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那我到底要不要遵守自己的信条且崇敬理性呢? 我想是要的,因为纵然我不能让所有人这番快速地扭转,但我可以改变一部分人的看法;我不能让他们十天内看清,但我可以花几年、上十年让他们看清我的改变;就算所有人都看不清,我还可以保持我的本质,即内在是崇敬理性、坚守信条之人,让他们的评价无法成为事实。但是如果我并未作出改变,那么哪怕是一个人都不会改变对我的看法,几十年都不会改变,我也不可能不让他们的坏评成真——因为我根本就没有为之努力过。 马可说,只要我坚守信条、崇敬理性,人们十天内就会改变对我的看法,因此我应当这样做。如果把这句话再向后推一步:纵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十天内迅速转变对我的看法,我也一样要把我的事情做好。我做了,也许并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但它一定会产生力量,纵然那力量可能很小、很慢,不过没有关系,起码我在为之努力。我不做,则只有一种结果便是——哪怕一丝一毫的转变都不会有,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例如练内家拳,我目前的水平对很多东西都还掌握不了,虽然东西很好,但我学了之后不可能在外表上迅速见效。难道这说明我不应该学内家拳,不如摔跤时拼蛮力,赢得光鲜更好一些?显然不是这样的。不练,对不起,我一辈子就是这个水平。练了,确实很慢才能见效,远不如用本能蛮力来的轻松、光鲜亮丽。但是它可以带给我什么呢?正确的方向、点滴的进步、积累的成果,每一点的不断积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终再回过头来说别人的看法,我是否应该去在乎别人视我为猿猴还是奉我如神明呢?我想,其实我的重点在于我是否做到了坚守信条、崇敬理性,而不应该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始终这样坚持。但是最终当我这样去做的时候,一些人会慢慢转变对我的看法,不是我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发生的。 因此我体会到,对于他人的看法,我既不用刻意为之,也不用故意躲避或是视其为邪恶之物,它就是一个我做好自己后的附带产物吧。既不贪爱亦不排斥,因为它并不是我追求的本质,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所以我想这种较为平静、理性、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他人看法是比较合适的,不受其控制,又能对它加以一些利用。 王聪颖 2014-11-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