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双钩摹本,藏于台北。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 米芾书史谓“又有唐右军帖,双鉤蜡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唐代有诗人韦应物有诗句说:“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更待满林霜。”用的就是这件书蹟的典故。 从六世纪南朝时期以来,歷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当时将零散的书蹟裱背成一定长度的手卷,后来辗转流传,遭割裂重装,已不復原貌。 卷书蹟是用双鉤廓填的方式。信中提到的“脩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书,问候对方并告知近况。《奉橘帖》行书,赠送友人橘子并附上此信。 《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復”字,而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