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只做了一件事,孩子再也不玩手机游戏了!

 好好学习HHX 2019-03-07

——优妈


优妈曾经看过一份调查:

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然而,「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却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作为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

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举着菜刀跟爷爷对峙,叫嚣着「不给钱就砍死你们」。

原因是他迷上了一款需要花钱的手机游戏,而爷爷不给他钱。

手机让孩子生了心魔,失去了最后的理智与道德自控。

心理学家说:

过度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大有损害,孩子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冷漠、自闭、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为。

如果不加以限制,我们辛苦养育、寄予厚望的孩子,极易被手机狠狠吞噬。

之前看过两则新闻:

河北一名13岁女孩晚上不学习,偷偷玩手机,被母亲将手机摔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河南一名初中男孩,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批评并没收手机,一怒之下喝农药自杀。

这些孩子怎么会这么脆弱?

美国有调查显示,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让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31%。

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网络孤独症」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大多无心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日日扮演着「假性学习者」的形象,被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一位小学老师说,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80%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另外,玩手机还会增加孩子的肥胖率,削弱免疫力,影响身高增长和身体发育。

爱玩手机的孩子,正被手机一点点偷走健康和学习能力,早早就丧失了在同龄人里的竞争力。

在这样一个智能化时代,一点不让孩子玩手机好像也很难做到。

可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来优妈课堂学习吧!

这次优妈邀请的是高级IMC父母行为质量评估师、高级心理咨询师杨少华老师(Hansen老师)为大家分享和解读“如何预防孩子手机上瘾”


杨老师经常在优妈育儿群里为大家解疑答难,他对家长们最为关注和烦恼的孩子玩手机上瘾的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见解。

课程介绍:

儿童沉迷手机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手机游戏对孩子大脑的伤害有哪些?

为什么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为什么有孩子因为玩手机和家长发生冲突会跳楼自杀?

怎样预防孩子手机游戏上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