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反思:老师讲课好,不代表学生成绩一定好

 thchen0204 2019-03-07

这里所说的讲课好,是指日常上课讲得好,而不是指讲课比赛中那些反复背诵别人设计好的台词,然后做秀表演的所谓讲课能手们。

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备课踏实认真,讲课滔滔不绝,学生喜欢,领导认可,但就是教学成绩比其他同事差一大截。自己感到委屈,别人也为他感到不平。其实,这是有原因的。讲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讲到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

这种类型的老师教学成绩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注意“学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抓好知识的“落实”。

年轻老师也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教学很简单,讲完了,学生们就该掌握了,因为知识如此简单,你怎么可以不会呢?实际上,学生是真的没掌握。开始认为是自己讲得不好而导致学生不会,后来不断改进讲课艺术,比别人更努力地讲课,但还是收效甚微。

我开始反思研究,逐步认识到,作为孤立的老师,该做的我都做到了,我缺少的是在课堂上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关注学情。很多时候是我讲我的,他听他的,只知道我讲完了,不管他是否学会了。这样上课,教学效果当然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

其实,同样一个问题,从老师的角度和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是完全不同的。往往老师认为简单,学生却认为很难。所以,我们上课,不但要备教材(不是指写书面备课),更要备学生,要在上课过程中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他们不是看客,他们是真正的主人。

“在游泳中学游泳”,这是一条真理。你只在岸上讲述游泳的知识,不让他下水,他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具体地说,上课时很多东西,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课堂,帮助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