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思明居士 2019-03-07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以前曾经写过,对于皇帝来说,贪官是多么的可爱。与可爱相反的是可恨,与贪官相反的是清官。于是,对于皇帝来说,清官必然就是可恨的!但是,清官怎么会可恨呢?清官的可恨都体现在那些方面呢?咱们一条一条慢慢说。

清官的可恨首先是因为他不好控制。清官是没有欲望的,大家都知道“无欲则刚”的话,没有欲望的人就没有办法来控制他。对于皇帝来说,不受控制的人,就是最可恨的人!皇帝控制臣民的办法有两条,一个是赏,以利益引诱臣下,一个是罚,用严刑峻法来恐吓。一个清官,没有欲望,赏赐就不起作用了。同时清官自恃自己没有贪污,所以他们也不怕刑罚。因而,对于清官,皇帝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这样的人,只能杀掉了事。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韩非子》就记载了一个故事,据说西周初年山东齐地有兄弟两个,名叫狂矞和華士,他们兄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齐地是姜太公的封国,他来到齐地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把这兄弟两个杀掉了。与齐国相邻的就是鲁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赶紧派人到齐国去质问姜太公,这两个是贤人,你怎么就把人家给杀了呢?姜太公的回答是,这两个人的确是贤人,但是我没有办法控制他们,他们对我没有用处,我只能把他们杀掉。

这两个人只是普通百姓,他们因为不能被国君控制就要被杀掉,那么作为朝廷命官如果让国君感觉到你是不可控制的,那就更危险了!

清官第二点可恨之处就在于清官不贪钱,可能有更危险的欲望!中国古代的皇帝,都是极端自私的人,因为他们都把天下看成自己的私产。因而在他们看起来,所有的人也都是自私的,一但当官的话,贪腐就是常态。如果某人不贪腐,在皇帝看起来就是非常可怕的,没准这些人有更危险的想法!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三个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人中萧何与刘邦个人关系最为密切,刘邦非常赏识萧何,后来论功行赏,定萧何为第一功臣,被封为相国。

不过萧何的相国当的却不安稳!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在前线打仗,萧何镇守后方。有人找到萧何对他说:“相国现在很危险!”萧何很纳闷,“我在后方,能有什么危险?”那人对萧何说:“大王在前线厮杀,你镇守后方,大王如果对你产生一点儿不放心,你不就危险了吗?”萧何说:“那我该怎么办呢?”那人对萧何说:“相国可以派自己的子弟到前线去帮助大王,大王就放心了。”也就是劝萧何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刘邦身边做人质。果然当萧何把子弟派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刘邦的心情“大悦”。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刘邦登基称帝后,天下并不太平,一直在为平定天下而四出征讨。又有人找到萧何,对萧何说:“相国现在很危险!”萧何更纳闷了,“如今天下基本太平,我怎么又有危险了呢?”那人对萧何说:“萧相国的危险在于您不贪污。”萧何说:“贪污才危险呢!没见到贪官被惩治?再说了,我现在身居相国,我还贪什么呢?”那人说道:“陛下为天下而四出征讨,相国镇守京城。如今相国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在陛下看起来,相国不贪财,只能说明相国有更高的追求。您都已经是相国了,您要再有更高的追求,那不就是称帝吗?一旦陛下怀疑您有野心,您还不危险?”说着说着,萧何惊出一身冷!萧何赶紧说:“那我该怎么办呢?”那人劝萧何,“萧相国,您不会也贪污?您不会也受贿?”萧何叹了口气,“也罢,只能如此”。当有人向刘邦举报萧何贪污的时候,刘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再次“大悦”!

清官第三点可恨之处在于他们能得到百姓的爱戴。怎么得到百姓的爱戴还是罪过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皇帝看起来,天下的百姓只能爱戴皇帝一个人,任何受到皇帝爱戴的人,对皇帝而言都是潜在的威胁。我们还来说萧何吧,后来刘邦要扩建上林苑,萧何就对刘邦说,陛下的离宫别苑已经不少了,没有必要再侵占百姓的土地了。结果刘邦勃然大怒,如果我不听你的,我就是昏君,如果我听了你的百姓却会对你萧何感恩戴德。一怒之下,刘邦就把萧何投进监狱。虽然后来刘邦还是把萧何给放出来,但是这件事情就足以说明受到百姓爱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清官的第四点可恨之处在于,他们不贪污,弄得皇帝也不好意思搜刮民财。中国古代的皇帝其实就是最大的贪污犯,他们把天下都看成自己的私产。一旦有了清官,道貌岸然清正廉洁,皇帝也不得不跟着做做样子。东汉末年汉灵帝公然卖官鬻爵,公卿百官明码标价。后来有个清官叫司马直的被任命为巨鹿太守,汉灵帝考虑到司马直清正廉洁,于是就主动给了他一个优惠价,愿意以三百万成交。司马直在接到诏书的时候感慨道:“盘剥百姓来满足他们的贪婪,我实在不忍!”于是就辞职不做,汉灵帝不接受他的辞职要求。司马直走到孟津的时候向皇帝上书极力劝谏,然后愤而自杀,希望能以死唤醒汉灵帝的良知。在这种情况之下,汉灵帝也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了卖官鬻爵。

清官还有一点儿可恨之处就是,他们往往不怕死,他们的人生信条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刚才就说过,清官没有欲望,不好控制。再加上清官要是不怕死的话,就更麻烦,不仅不好控制,而且也不好处置。

谁说皇帝会喜欢清官?
明朝有一个大清官,名叫海瑞。海瑞生活在明朝的中后期,他的清廉远近闻名。可他的皇帝嘉靖皇帝却是一个昏君。海瑞后来抱着必死的决心给嘉靖皇帝写了一封奏章,对皇帝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和劝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海瑞骂皇帝。当海瑞的奏章送到嘉靖皇帝案头的时候,嘉靖皇帝火冒三丈,他下令立即抓捕海瑞,别让他跑了!结果旁边的人们告诉皇帝,海瑞没跑,他知道写这封奏章的结果是什么,他这会儿就在午朝门外等着皇帝去杀他呢!

这下子嘉靖皇帝不好办了,如果杀掉海瑞,那就成就了海瑞的英名,他海瑞就成了万古流芳的大忠臣。不杀海瑞吧,自己又咽不下这口气。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先抓起来再说吧。于是就把海瑞扔进监狱,不久以后嘉靖皇帝去世,海瑞才得以释放。后来的皇帝也都不喜欢海瑞,干脆把他打发到南京去当个闲差了事。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历史上清官往往没有好下场,就是因为在皇帝看起来,清官都是可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