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 。除此之外,乾隆还是个少有的高产”诗人“。据载:乾隆活了89岁,要达4万首高诗的产量,平均每天要作诗1~2首。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在这些诗里面,基本都是一些舞文弄墨即兴创作的类似“打油诗”,自娱自乐尚可,基本算不上是诗. 比如: 《七律·赐大学士张廷玉》: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 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 这首诗乍一看去,还算是内容丰富,但是作为“七律”,最讲究平仄押韵.在这首诗里,平仄的错误好几处,漏洞百出啊。关键是这诗还要送人,赠送对象又是大清朝堂上的文化大咖张廷玉。可以想象张大学士私下里偷笑的场景,忍俊不禁啊. 再来看下这首《坐病床至悦心殿》的最后几句: 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 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 最后表达情感,乾隆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啊.“今日悦心真恰当” 朕今儿真高兴! 要说传颂度最高的乾隆诗词,或许也就是下面这一首《飞雪》 了. 这首诗也入选了小学课本,作为少儿启蒙读,还是朗朗上口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通过这几个诗,我们对乾隆作诗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著名作家钱忠书曾评价乾隆的诗:“又酸又腐,读起来令人作呕。”但乾隆却认为自己是个文艺青年,而且是个了不起的大诗人,不但兢兢业业工作60多年,在职期间,硬是在纪晓岚,刘墉以及和珅等众多御用大臣助力下,你一言我一语帮乾隆凑出四万多首诗。 二哥评语: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乾隆又兴趣广泛,如此还能每天1-2首诗的产量,也着实不易了. 姑且不论水平如何,至少自娱自乐(群臣也跟着乐,装作享受).乾隆,真是个文艺皇帝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