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一生作诗4万首,一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乾隆没文化?

 先秦考古杂谈 2021-11-30

其实,乾隆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有文化。作诗是一件多难的是事?试试就知道了。

作诗中……

(半个小时后)

emmm……

不好意思,还是没有作出一首诗。别说好诗,勉强押韵的也做不出一首来。不过这跟我们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也有关系,环境也不同了,古人就是爱作诗。

而乾隆活了80几年,假设十几岁开始作诗,那么他确实是非常高产的。至于入选小学课本,这不是乾隆的追求。

小学课本的选拔标准应该是浅显一点的诗,好理解一点的,工整一点的,然后男女情爱少一点的,最好是正面一点的。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好背,好理解。而乾隆这个人喜欢炫耀自己有文化,所以作诗每每用些极其、特别、超级、异常生僻的词汇或是典故。就是当时的一些大大臣也不见得就懂乾隆诗中的含义。这个在史书上也有相关的记载:

《清朝全史》云:“乾隆每一诗成,使儒臣解释,不能即答者,许其归家涉猎。往往有翻阅万卷而不得其解者,帝乃举其出处,以为笑乐。”

所以,乾隆作诗某种程度上已经违背了诗的属性。

比如《雨花台》这首: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诗名《雨花台》就是指的南京的雨花台。讲真,这首诗除了诗名外,其它的我一句没读懂。

就单个词汇来说,理解起来也是有难度的。

【维摩】

即维摩诘。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这明显是佛教的知识,有些超纲啊!而且还不是那几个被广为人知的人物。

【梁武】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

这两个典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吧,知道的可以评论一下让大家膜拜膜拜了。

乾隆这样的诗太多了。别说我们一般人读不懂,就是大学问家也未必能懂的。而且,乾隆总是用这类生僻的典故,很影响诗的韵味,还有传唱度。一首诗能不能火,传唱度是很重要的。

所以,乾隆可能不是做不出能入选小学课本的诗,而是那不是他的追求。他的追求是:我的诗,你读不懂,他读不懂,大家都读不懂。但不管怎么说,乾隆绝对是一个很有很有文化的人,阅读量也很高。

博物馆(古迹)游学: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一起来看被乾隆题字的南宋官窑瓷长啥样!

浙江博物馆:万工轿、千工床……十里红红红妆

天下第一瓮城——南京中华门

热议

商周兽面纹、良渚神人兽面纹与战神蚩尤的关系

二里头被正式认定为夏都了?

为什么说8000年历史看甘肃?

感谢关注

欢迎分享~

假装很有文化

文物 | 考古 | 历史 | 文化 | 书中那点事

订阅号:adou-blog

读书交流,扫描上方二维码

此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