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空气来袭,泛底死鱼一大片,3个方案赶紧用丨李叫兽专栏

 陈定晖 2019-03-07


每年的早春及深秋,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在主要的水产养殖区域,都有泛底死鱼的事件发生,特别是深秋,已经快到水产品捕捞上市的季节,大批量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为可惜。因此,本文就泛底死鱼的发生机理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一、泛底发生的原因


泛底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上层水体的密度大于下层水体的密度,且密度差足够大,引发水体的上下层强对流。


(1)水体上下层对流发生的原理。

在探讨养殖池塘泛底的机制时,必须先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水在4℃ 的时候密度最大,在我国水产养殖的主产区,在早春和晚秋,水温都在4℃以上,表层的水温由于冷空气活动或者气温的昼夜变化而下降,水的密度增大,当表层的水的密度比下层的水大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导致表层密度大的水体往下沉,底层密度低的水体被下沉到池塘底部的表层水挤压到水体的上层,这样就形成了水体上下层的密度流。


(2)养殖水体上下层的弱对流

在光照充足的养殖季节,养殖水体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上下层密度流,这主要是因为白天由于光照的作用,水体的上层受热快,水温升高,密度降低,水体的中下层受到光照的影响小,水温上升得慢,密度较表层水体大,入夜后,由于气温的降低,造成表层水体温度的降低,密度增大,当表层水体的密度大于下层水体的密度时,养殖水体就会出现上下层对流。


(3)养殖水体的上下层强对流

冷空气的来临(有时还伴随着降水),气温突然下降,表层水体由于和空气接触,水温也随着急剧下降,表层水体的密度突然出现较大幅度增大,此时水体表层水的密度远大于底层水的密度,水体上下层的密度差足够大,引起上下层水体的强对流。


2, 池塘底部有足够的淤泥。

“泛底”主要是指池塘底部的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大量泛起,淤泥中由于有机物的不完全分解产生的一些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的中间产物进入到养殖水体中。


因此,池底的淤泥是引起泛底的物质基础


池塘底部如果淤泥比较少,在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就不存在泛底死鱼的威胁,但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很多高密度精养池塘,由于投喂量过大,残饵和粪便的不断积累,或者常年不清淤,改底不及时等原因,常常在池塘底部形成了大量的淤泥,给冷空气活动频发的季节的水产养殖管理埋下“定时炸弹”


池塘底部的清淤作业


二、 泛底的危害



当表层水体的水温剧烈下降,有时候甚至一夜之间下降8-10℃以上,引起水体上下层强对流时,在对流的过程中,就会对池底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搅动,导致池塘底部沉积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随着对流的水体悬浮到养殖水体中,水体的溶氧因为这些有机物分解的消耗而迅速降低。


同时,有机物在池塘底部厌氧分解所产生的氨氮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大量进入养殖水体当中,造成水生动物的中毒,与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物消耗造成的溶氧的缺乏一起构成了对水生动物的双重胁迫,这也是为什么泛底常常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很多养殖者会有疑惑:养殖季节昼夜温差的正常变化引起的水体上下层对流为什么不会造成泛底?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在主要的养殖区域,大多数时候,昼夜温差的变化幅度有限,导致表层水的温度下降有限,就算是在秋季昼夜温差大的季节,气温温差也是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表层与底层的水体密度差不会突然出现比较大的差距,虽然会导致上下层水体的密度流,但是由于对流的强度不够,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以及厌氧发酵产生的有毒中间产物(氨氮,硫化氢等)不会大量进入到水体当中,因此不会造成泛底。


泛底危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体上下层对流的强弱以及池塘底部的恶化程度,水体的上下层对流越强,对池底的冲击和搅动就越大,悬浮到水体中的有机物以及释放到水体中的有毒的中间产物就越多,对养殖的危害就越大。


三、 泛底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1, 冷空气来临前的投喂管理。

水产养殖一定程度上还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气候条件对养殖过程的管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养殖过程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进行养殖管理。


在早春及晚秋,冷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特别是白天风和日丽,夜间天气突变,吹强劲的北风,俗称“南撞北”的天气,不宜投喂过饱,降低鱼类摄食和消化过程中对溶氧的消耗。


2,冷空气到来前的改底工作。

养殖过程中及时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寒潮的活动情况,冷空气来临前,做好改底工作,可以使用增氧型和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改底1-2次,促进池塘底部有机物的分解,减少池塘底部有害的中间产物的蓄积,降低泛底的风险


3,泛底发生后的应对。

一旦出现养殖池塘泛底,处理建议以解毒,抗应激,增氧为主


可以使用的产品有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建议选择粉剂,放氧较颗粒剂型快),或者双氧水增氧。使用的抗应激产品有泼洒姜等产品,解毒产品可以选择高稳VC等,不能使用葡萄糖解毒,因为葡萄糖作为微生物的碳源,自身的氧化分解会加剧水体的耗氧;也不适宜使用有机酸作为解毒产品,因为泛底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硫化氢释放到养殖水体中,毒性的强弱主要是由分子态硫化氢的比例决定的,pH越低,分子态的硫化氢的比例就会增大,硫化氢的毒性就会增强。


可以使用明矾等净水剂,沉降水体中的有机质,净化水质,减少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物分解耗氧。


在泛底急救过程中,不建议使用促进水体上下层对流的机械(如叶轮增氧机,涌浪机等)进行应急增氧,否则会加剧水体中有机物的悬浮,加速水体溶氧的耗竭,机械给水体增多的溶氧远远小于因机械搅动造成的有机质悬浮的耗氧,反而得不偿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