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示制约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三大原因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3-07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糖料蔗产业规模更是位居全国第一,食糖产量连续10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最高时可达1600多万亩,涉及蔗农2000多万人。然而,这么庞大的甘蔗产业,广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依然只是在中低层次发展阶段,那么问题来了:制约广西农机现代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从甘蔗种植全程耕种管收环节来看,糖料蔗生产机械化的重点也是难点——机收环节必须作为甘蔗机械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就目前广西甘蔗机收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甘蔗收获机可靠性和稳定性比较低。目前国产的甘蔗收获机,与国外的凯斯、约翰迪尔这些大品牌比,可靠性以及效率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国外甘蔗收获机为什么价格会居高不下,甚至将近国内同马力段价格两倍的原因。如果说效率低一些对小地块农户而言还不是大问题,对于流转土地的合作社和公司那就是每天巨额的损失。可靠性问题对于农户而言更为重要,一个榨季作业时间本来就短,甘蔗从收获到送到糖厂都是提前预约好时间的,一旦机器可靠性验证不够,区域机械集体出现故障,企业售后服务就无法及时保障。甘蔗收获机问题如果不能在作业季得到及时解决,将给农户带来不小的损失,也让国产甘蔗收获机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二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广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很多种植甘蔗地块无法适应农业机械化需求。因此,甘蔗种植区域亟需进行宜机化改造,使农艺更好适应农机发展需求,这也对甘蔗种植区域的耕整地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像粉垄机类适宜广西农地的平整地机械需要应用在蔗地中。

三是生产加工没有有效衔接。目前,国内市场生产成熟而且推广比较多的为切段式甘蔗收获机械,而调查发现,广西区域糖厂都比较偏爱整杆机械。对于糖厂而言,整杆甘蔗出糖率高,这就说明目前甘蔗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损耗偏大,而运输时间也过长,若要糖厂改变观念,甘蔗收获机必须先要提高收获质量。甘蔗全程机械化过程中,实现生产和加工的衔接,将是甘蔗全程机械化实现突破的重要一环。

(文章数据来源:2018中国-东盟现代农业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