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混到今天,颗粒胶皮是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就我本人的观点,如果是练横板,一面生胶我还可以有限度的支持一下。但是,如果是练直板,最好别练。你如果真想让孩子打颗粒胶,可以练一练传统正胶。就是刘国梁用的那种正胶。 大满贯得主刘国梁的技术,做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改进。比如第一板上手快拉用的多,还加上了横打。可是由于规则器材的各种变化,对正胶,包括生胶的生存空间挤压的太厉害了。 关键是后面看不见接班人了。包括直板大国的我们,也再没有培养出过像样的直板正胶,更不用讲直板生胶了。 所以,你得慎重。 我想你提这个问题不外乎两条: 一是自己的孩子,你想这么练,二是自己搞教学。 从事乒乓球教学的朋友们都知道,直板难培养,直板正胶还得加上个更字。 提问题的朋友,如果孩子是练娱乐乒乓,那只管练。但如果是想培养孩子走职业球员的路子,你得慎重。别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大违初衷了。因为国内竞争太激烈,直板成才过程慢,受身材、年龄、个人天赋的限制远超过横板。 咱们逆推一下就知道了,就拿眼下的两位小红人说起,张本,他如果是练直板,现在会是个什么水平?伊藤美诚要是练直板呢?我想我不说你也会知道答案。 可是凡事有例外,真要是个天才呢?我不能,也挡不住。不过,即便是天才,在国内,“夭折”的可能性大于90%! 借这个问题,我阐明一下我的观点,伊藤美诚的成功是个个例,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凑在一起的个例。不能作为案例大肆推广。 这种打法,对运动员的个人能力要求极其苛刻。而且这种打法的运动寿命是很短的。别一窝蜂似的全改生胶,那一定是“尸横遍野”。而且绝大多数的人,会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附加题 大家来支招 @不凡:找教练+打球一年了,希望教练给指导一下正手攻球需要改进的地方,辛苦老师了。 在昨天的【找教练】栏目中,国球汇君希望大家能够集思广益,帮助@不凡 球友提高球技,也收到了很多热心球友的真诚建议。国球汇君从中挑选了一些精彩评论: 1.正手攻球很不错,比较稳定,只是击球空间把握的不好,比如,重心有点高,向左转腰不充分。小臂略微还有些僵硬。 以上就是对您正手攻球的简单建议,希望您能更好,谢谢。 |
|
来自: linzaoqing > 《生胶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