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凹凸有致 · 叁 :腿足与面板牙板结合榫卯

 Enjoy Life 简单生活 2019-03-08

·

在古典家具的榫卯结构中,腿足与面板牙板的结合形式可以说相当丰富。我们可以根据腿足与面板及牙板的结合方式,分为两大类别:长短榫式及夹头榫式。

长短榫式多用在桌形结体家具上,无论有无束腰,都以腿足上端的长短榫与面板结合,而根据牙板与腿足的结合,又有抱肩榫、齐牙条、四面平、粽角榫诸式。

夹头榫式则多用于案形结体家具,以夹头榫、插肩榫为多见。因插肩榫与夹头榫只是外形不同,而内在结构一般无二,故归入夹头榫式。

下面我们将逐一展开叙述。

无束腰结构|长短榫

无束腰家具上的长短榫基本都是腿足柱顶出长短榫,侧边并不开槽做挂销。其特点是两个榫头一长一短,而且朝向两个方向。其作用是把大边和抹头固定在一起,长榫连接大边,短榫连接抹头。

把连接抹头的榫锯短,是因为连接抹头的榫头与大边伸向抹头的横榫发生了冲突。如果不把这个榫头去短,势必顶住大边榫头,使面板落不到底。

如无束腰的杌凳,面子底面四角各凿榫眼两个,在大边上的深,在抹头上的浅,为的是避开大边上的榫子,这两个榫眼与腿子顶端的“长短榫”拍合。

裹腿做的凳、桌也属无束腰结构,它在面子的边抹下常加“垛边”,每根垛边两端均格角并凿透眼。

腿足顶端的长短榫须先贯穿垛边上的榫眼,然后再与面子四角的榫眼拍合。为此,裹腿做腿足顶端的长短榫,往往比一般无束腰家具腿足顶端的长短榫要长一些。

有束腰结构|抱肩榫

抱肩榫从大类别上来讲,还是属于长短榫式的结构,只不过在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子的45度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有的还留做挂销,与牙子的槽口套挂。

抱肩榫结构用在有束腰家具上,如有束腰的杌凳、方桌、条桌等等,今天研习君的朋友圈分享了几张黄花梨罗汉床的抱肩榫结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意。

在“抱肩榫”这一结构中,牙条和在它之上的束腰,有的是用两木分做的,有的是一木连做的。

两木分做的叫“两上”或“真两上”,意思是分两次才能安装上去;而一木连做叫“假两上”,其貌似“两上” , 而实为一上。

真两上的家具,在牙条背后往往有栽榫居中联结,为的是加固其结构,而这个载榫属于另加的榫卯,是我们后天要研习的内容。

经观察实物,“假两上”要优于“真两上”,因为一木连做可以免去长条的拼缝,坚实耐用,在制作时间上也要早于“真两上”的家具。

有束腰结构|齐牙条

有束腰家具中还有一种齐牙条的造法,也属于长短榫式的结构,多数用在炕桌上,其腿足部分多作兽面纹饰雕刻,腿足下端雕虎爪。

其结构是牙条出榫,插入凿在兽面旁侧的榫眼内。束腰与牙条两木分造,则在腿足上端留造四个榫子,两个与两根束腰上的榫眼拍合,两个与凿在桌面底面的榫眼拍合。

把牙条造成齐头,是为了迁就腿部的兽面雕刻,避免使用抱肩榫出现格肩的斜角破坏兽面的完整形象。

高束腰结构|抱肩榫

高束腰结构亦为长短榫式抱肩榫,造法和一般有束腰家具结构相同,只是加大了柱顶长短榫和下端开槽挂榫的距离,家具装好以后,外露一根短柱,且短柱边上开槽口,嵌装束腰两端的榫舌。

由于束腰增高,不可能与牙条一木连做,而且在束腰、牙条之间往往还加一层肥厚的托腮。有的还在边抹与托腮之间还安短柱(矮老),将束腰分隔成段,形成了一块块的绦环板。

这样它的造型和唐宋时的须弥座非常相似,而与一般有束腰家具腿足上截完全被束腰遮没的外观截然不同。

四面平结构|四面平榫

四面平式结构有两种造法,一种是面板另行安装,一种是用粽角榫造成。

我们先说另行安装的一种,由于此种榫卯未见用于其他家具,似乎是四面平式家具的专属用法,故匿名“四面平榫”。

其造法是腿足上部不造束腰,在顶端长短榫之下直接格肩造榫,并在两面各留出一个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牙条上的槽口套挂。

四根牙条和四条腿足拍合后,腿足上端长短榫纳入面板预留的卯眼之内。

在古典家具中条几、条桌或画桌常常采用此种结构,但基本足下都有霸王枨或托泥加固,牙条的用料也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否则容易摇晃不稳。

四面平结构|粽角榫

“粽角榫”是另外一种四面平家具的制造方式,但是“粽角榫”不单单用于四面平家具,在柜架类家具中也十分常见。

粽角榫是在柱头长短榫的基础上,底部起向上削出45°斜肩,斜肩内侧挖空,把板面边框转角处靠下一些的位置亦剔成45°斜角,组合时,长短榫分别与大边抹头上的榫窝吻合,同时边框外斜角也正好与腿上的斜肩拍合。

这样组合起来的家具每一个角都是用三根方材结合在一起,由于它的外形近似一只粽子的角,故有此名。

也有人认为此种造法的家具每一个角的三面都用45度格角,综合到一点共有六个 45 度角,故应写作“综角榫”。

除了四面平结构,粽角榫还可以运用在书架、柜子等家具上,桌子上用的粽角榫与书架、柜子上用的往往稍有不同。

桌面要求光洁,所以腿足上的长榫不宜用透榫穿过大边。书架、柜子则上顶高度超出视线,所以多用透榫,以期坚实。

案形结体|夹头榫

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实际是连结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

案形结体家具的腿与面的结合不在四角,而在长边两端收进一些的位置上,前后两面多采用通长的牙板贯通两腿,形成牙板固定腿足,腿足加固牙板,牙板又辅助腿足支撑案面的多功能结构,这种结构,人们称之为“夹头榫”。

其造法是案腿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讲究的做法有牙条牙头一木连做的,也有分做的,但不管连做还是分做,用腿嵌夹牙头是标准的做法。

但也有只嵌夹牙条的,牙头则嵌在腿足上截两侧的槽口之内,这种造法不及前者坚实。

还有一种在腿足上端只开槽不开口,牙条用揣揣榫与牙头作角接合,嵌人槽口,这种做法只有夹头榫之形而无夹头榫之实,更不坚实。

做工优良的夹头榫,能加大案腿上端与案面的接触面,增强刚性结点,同时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变动;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匀地分布传递到四足上来。

案形结体|插肩榫

插肩榫的外形与夹头榫不同,但在结构上差别并不大,其实属于夹头榫的一种形式。

与夹头榫的不同在于,插肩榫前榫自豁口底部向上削成斜肩,做成前榫小,后榫大,前榫斜肩,后榫平肩的榫头。

插肩榫的牙板也要剔出与斜肩大小相等的槽口,当牙板与腿足拍合时,又将腿足的斜肩嵌夹起来,形成齐平的表面。

插肩榫拍合后会在看面上留下两条梯形斜线,在一定程度上还起着美化和装饰的作用,这与腿足高于牙条、牙头的夹头榫,在外貌上区分开来。

在插肩榫结构中,由于腿足开口嵌夹牙条,而牙条又剔槽嵌夹腿足,使牙条和腿足扣合得很紧,而且案面压下来的分量越大,牙条和腿足就扣合得越紧,使它们在前后、左右的方向上都不错动,形成稳固合理的结构。

插肩榫的另一个有点是,腿足与牙条交圈,为牙条和腿足所形成的空间轮廓的变化及雕饰线脚的运用带来了便利。

几百年前以来,“夹头榫”和“插肩榫”结构,都成为案形结体的主要造法之一,也是明清家具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家具的腿足结构大多是沿用建筑中大木结构的变化,虽然家具的形式不同,但这种设计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生变化。

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但能使上部承受的力均衡地传递到支撑点,而且也兼顾到了外部的美观,体现出了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END  -

【研习君发福利了

凡是在本周研习文章结尾留言,每篇点赞量第一名的粉丝,将会获得由研习社提供的专属礼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典家具研究专家胡德生老师签名本的《古典家具收藏入门》一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