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你就懂了 深度解读文人画家们的白菜情结

 yestetday 2019-03-08

  白菜是文人画家中常见的题材。首先白菜谐音“百财”,寓意着财源滚滚,财运不断;再者,白菜因为菜叶是青色,菜帮为白色而象征清清白白,故一直以来为文人画家比较喜欢表现的一个题材。

萧朗 世世清白

  自古以来,大白菜就有“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之说。故一直为文人画家所爱,它不仅仅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更在于它自身所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平凡、朴素、清心寡欲。

  白菜像文人一样,甘于清贫寂寞。任是怎样贫寒的厨房,都有它的身影,随意就能撑起一盘子甚至一整张饭桌。白菜不仅仅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还在于它所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平凡、朴素。

鲁慕迅 秋光一片

  论样貌,在蔬菜中,白菜属于漂亮的美人了。它白生生地水嫩,洁净素雅,丰腴肥硕,呈半透明的白绿色,气味芬芳,它用自身的洁白无瑕,熨帖着人们的辘辘饥肠;它久经风雨严寒,不仅将自身修炼成菜园里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坚实风景,更用瓷实饱满的身姿守护着内心的一尘不染,在平淡中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刘惠民(老耘) 白菜

  文人常是惜墨如金的,北宋大文豪苏轼赞美白菜却是毫不吝惜词语,他居然形容“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直译出来是说,白菜的味道堪与羔羊肉和小猪肉相比,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熊掌。白菜也曾叫“黄芽菜”,清代才子李渔说:“菜类甚多,其杰出者则数黄芽……每株大者可数斤,食之可忘肉味。”白菜之美可让人忘肉味,李渔所见显然与苏轼略同。

  其实,画家所画白菜也是比较有讲究的,首先要善于观察,其次,能够描绘出白菜的神韵,注意用笔的角度、力度等要点,在刻画的时候,要能够注意白菜整体的一种色彩关系,以及枝干之间的明度关系等。

薛志耘 白菜

  清末大画家吴昌硕,对白菜也情有独钟。他画白菜追求大气,常以淡墨写帮,浓墨写叶,构图极简洁,他曾在画上题款“咬得菜根定,天下何事不可为?”画与款升华出一种人生哲理。

吴昌硕 白菜图(二)

  吴昌硕的这幅作品《白菜图(一)》中白菜菜叶部分以淡墨晕染出轮廓,然后以浓墨画出菜叶的脉络。菜帮部分以墨勾画出轮廓,中间部分留白,以突出质感。颜色的变化以墨色的浓淡来体现,画面整体清新而生动。

吴昌硕 白菜图(一)

  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题材中白菜作品是最能触及老人思乡情结的一种,他将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寄予了深层的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人世家,独以白菜为菜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认为“菜根香处最相思”。

  白石老人一生喜画白菜。他笔下的白菜特别鲜活,处处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老人用他那简练的笔墨,诙谐有趣的画面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饱含别样情思的生动图画。

齐白石 白菜辣椒

  白石老人曾经画过一幅大写意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鲜红的辣椒,他题句道:“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

  齐白石享94岁高龄,不仅长寿,而且晚年一直很健康。老人作品中透露出的饮食偏好是白石老人长寿的秘诀。老人在一幅《白菜冬笋》题跋中写道:“曾文正公云: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

齐白石 白菜草虫

  李苦禅和齐白石先生一样,皆简朴。后人总结他:“画的很好,生活很穷”。其喜欢入画的白菜印证了这一点。他是我国首屈可数的老一辈的花鸟画家,画名裴中外。他仍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仍保留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如白菜这一平常的家蔬融入其笔下,寄托了画家对人生命运、社会世俗、自我价值的无限感慨。

他是在用白菜解释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实际能力,做着适合自己自然本性的事情,从而表达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看法。

李苦禅 白菜

张大千 白菜

  张大千曾有题跋曰“闭门学种菜,识得菜根香。撇却荤膻物,淡中滋味长”。 张大千不仅是一位国画大师,还是一位美食大师,烹饪大师,他还创造了“大千菜”。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称他说:“能调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美餐待客”。

  谢稚柳曾回忆道:“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对客热情,每每亲入厨房做菜奉客……所做‘酸辣鱼汤’喷香扑鼻鲜美之至,让人闻之流涎,难以忘怀。”

  蝈蝈白菜,白菜是中国人的大众菜,不论何种身份的人对白菜都有青睐,是最有人气的蔬菜之一。据说慈禧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她专喝白菜汤调节肠胃,颐养天年。“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招财纳福,而金银又被称作是黄白之物,以至白菜被当成了极好的彩头。又因白菜是一层一层的,所以被当作了层层见财的好兆头。更由于白菜上有了活蹦乱跳的蝈蝈,使财变成了活财,隐喻财源滚滚而来。且白菜帮白、叶绿的外表,也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提倡“清白”做人的思想暗合。“蝈蝈”和“白菜”的题材源于传统,寓于美好。今天涉猎“蝈蝈白菜”的画家认为这一题材的作品,仍能代表中国文化内涵,它是中国画中最美好的创作题材之一。

郑正 白菜

刘继武 蝈蝈白菜

  刘继武这幅蝈蝈白菜其精神表现在平凡、朴素、寡欲,这一点无须多言。它的精神还表现在自由与自律。从幼芽开始,大白菜就无拘无束地承浴阳光雨露,哪怕一点点,也非常开心,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怀。开放并不意味着无羁无绊。由于自身的渐渐强壮,大白菜自觉地收拢了无缰的心,它们要把天光地气拥入胸怀,不浪费,不过多地消耗,不挤别人的位置,不占别人的营养。把空间让出来,表面上看自己吃亏了,拥挤了,难受了,但实际上是共存共荣。如果大白菜都不愿收拢自身,遍地散开,那土地又怎么能吸纳阳光雨露呢?

  刘继武说,“白菜是百姓过日子的常用菜、看家菜,尤其在我们北方,更是离不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菜中之王的白菜四季可见,但家家户户购买冬贮大白菜的时代,对于我来说还是不能忘记的。”白菜青叶白帮,清清白白,素淡实在,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因此,他在画蝈蝈白菜时这样题诗道:“心洁偏爱菜根香,何须珍餚佐飞殇,人间自有清白在,莫道世俗少芬芳。”

  我出生于北方,现在又居住南方,可平时还会时常想起冬天母亲给我们做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如今我也常常像模像样的学会做起了母亲教给我的一道菜---猪肉白菜炖粉条,将五花猪肉切成块,再用少许酱油、白糖、味精、生姜、葱段等腌制约十分钟,然后锅内加油烧热,把腌制好的五花肉和红辣椒、花椒、香叶、桂皮、粉条一起入锅炖至熟烂,加入白菜叶,几分钟后出锅装碗,热气腾腾,汤浓味醇,酥烂鲜香,再来上两杯自家炮制的保健酒,真让人感到酣畅淋漓。

  白菜还有很多吃法,你可以把白菜里面柔嫩的菜心摘下来在沸水中滚一遍,然后切成丝装盘,加上几条红辣椒丝,撒上白糖,淋上醋和香油就是一道下饭的凉菜;白菜叶子炝、炖、炒、熘,可自由发挥随心所欲;你也可以把白菜帮子剁成馅包饺子、蒸包子、烙馅饼;白菜疙瘩则腌着吃。

  哈哈,说起白菜,我也算情有独钟了,不仅是个吃货,偶然也画画白菜。

陈宜杉 菜根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