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流长源远 2019-03-08

在莆田方圆4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元宵」这一原态性又与此地独特的地理、方言和文化认同紧密相关的特殊民俗。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莆田地处福建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四周起伏的山峦和茫茫的大海构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境内丘陵、河流纵横交错,冲积而成的兴化平原成了农耕时代百姓安居乐业的沃土。

(一)民俗元宵,古老的存在

元宵民俗与宗教祭祀,同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两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动溶入人们的生活,成为莆仙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其中,妈祖信仰就是在诸神并崇的文化背景下,由下而上逐渐形成的。妈祖作为救死扶伤、消灾解危、祈福平安的民间偶像,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诸神并存的莆仙地区,妈祖信仰最终得到最热烈的推崇,妈祖文化又通过元宵活动已成为莆田风俗文化最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莆仙元宵文化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走进莆仙民俗圈就能感受到,地理环境制约和多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莆田民间的节庆活动中,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不是通过人来进行的,而是通过相互间的请神、接神、娱神来达到联络友好的目的,由此,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组织起多个村落相互串联的盛大庙会活动,也使得原始的“穿舌”、“走海”等高难度的表演和活动中一些繁琐而内涵深刻的细节趋于消亡。这些民俗积淀在节日风俗中,通过节俗活动,又具体反映出它所包容的文化特质。

(二)岁月沉淀,元宵热闹不改

节日风俗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在漫长岁月的缓慢节奏中,莆仙人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过年的节俗中,在纪念性、传承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更鲜明地突出地域性。

————皂隶舞————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自每年正月初六开始,莆仙地区就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天的狂欢节: 村村轮流闹元宵,一直闹到正月二十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农历二月,许多村庄还要举行庙会出游。过了二月,这个年在百姓心中才算真正过完了。

————踏火————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元宵活动中,各村也是各具特色:搭桔塔、蔗塔、糕塔,摆全猪、全羊、全鸡和全鸭等,剪纸、妆架、摆斋菜、设宴桌、糊纸样等民间工艺更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同样是棕轿,各村的做法和摆法也是各不相同,棕轿舞表演时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如此多的习俗,大家都是按照各自祖上传下的习惯相沿成俗。

————冲花————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元宵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妇女都穿上红色服装,整个节俗都被红色包围着。“福首”人家搭彩门、摆宴桌、装彩架、设宴广邀亲朋好友。燃放鞭炮不再是驱鬼的手段,而是主人财力的体现。原始的祭神祈福变成了娱神娱人活动,庄严神秘的仪式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全市100多个莆仙戏剧团,每个村的车鼓队、十音八乐队等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农村节俗中。人们借着储神的“巡游”汇聚成全村人的集体出游,难怪许多外地人看到这般热闹场面,而把元宵节比喻成莆田人的“狂欢节”了。

————打铁球————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三)需要保护的民俗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已取代传统农业模式,促使社会环境和生活内容发生改变,随之而变的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传统民俗也因生存环境的缺失而急剧萎缩,一些观赏性、娱乐性、实用性的民俗内容被迅速扩大,有的被注入商业成分;一些原始的、古老的、繁琐的民间习俗被现代人逐渐简化和异化,比如传统的蜡烛点灯已被电灯取代,手动的工艺开始变成电动。踩街、出游的队伍中出现了飞机大炮等现代化的内容。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间传统技巧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有的村庄在建设中,有历史积淀的石坊、石雕被重新磨光变新,古色古香的石板桥架上了水泥建筑,百年积淀的水乡古韵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失去了灵气,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现代化的恍惚和晕眩中成了断线的风筝。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民俗文化就像长在石头上的苔鲜,它是在漫长的岁月累积和外部环境的滋润下自然形成的。石头因为有了苔鲜才显现出应有的灵气与积淀,一旦苔鲜被破坏而消失了,石头就成了一块普通的物品。莆仙传统习俗虽然仍在这片土地上存活着,但它的精神内核和社会外延已发生了改变,目前只是依赖它自身的惯性得已延续,如果不依靠人为的介入加以挖掘保护,就有可能失去它原始的根络。当然,只要我们用心研究顺势而为借势发挥,莆田的元宵民俗在当今乡村旅游中仍然可以重现光芒。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以上摄影 郭劲瑜

郭劲瑜:

莆田元宵观察者,记录者。长期拍摄莆田元宵熟悉莆田当地的人文地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莆田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民俗」文化的沉淀与传承——莆田元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