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泉海的诊所中,正在里屋等候的是一位尿不出来的一位女患者,服用老翁的方子后,仍未排尿,家属背着女患者生气地要离开,并斥责翁泉海是个庸医,不待老翁做出解释,家属背着患者就离开。这边,“小铃医”高小朴来到患者的家里,在原方中加了黑白二丑后患者病情竟有好转。 取快一时,后悔奚及 辛温之味,入肺、大小肠(原本苦寒,今据丹溪所考改为辛温)。下气逐痰水,除风利小便。 (增补)泻气分之湿热。通郁遏于下焦。 牵牛子有毒。有黑白二种。黑者力速,酒蒸,研细,得木香、干姜良。 辛温、有毒之药,性又迅急,主治多是肺脾之病,多因虚起,何赖泻药?况诸症应用药物神良者不少,何至舍其完全而就不可必之毒物哉?东垣谆复其词,以戒后人勿用,盖自击张子和旦暮用之。故辟之甚力。世俗不知,取快一时,后悔奚及。 ——《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药论著选【丁甘仁】》 病在血分及脾虚痞满者,不可服也。 辛温,人肺及大小肠。利小便,通大肠,消水肿,逐痰饮,除气分湿热,疏三焦壅结。 牵牛,主脾家水气,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重,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虚痞满者,不可服也。 时珍治一人肠结,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服硝黄 卷利药则若罔知。其人形肥,膏梁多郁,日吐酸痰乃宽, 上此三焦气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不能下滋肠胃,非血燥也。润剂多滞,硝黄人血,不能人气,故无效也。牵牛为末,皂角膏丸,才服便通。 一人素多酒色,二便不通,下极胀痛,用利药不效。是湿热之气壅塞精道,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用楝子、茴香、穿山甲,倍用牵牛,煎服而愈。 碾取头末,去皮麸用,亦有半生半熟用者。皮能滞气,勿得误用。 ——(明)李中梓.《本草通玄》 牵牛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人所不知,唯东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阳虚,天真丹用牵牛以盐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官桂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又东垣治脾湿太过,通身浮肿,喘不得卧,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牵牛为君,则东垣未尽弃牵牛不用,但贵施之得道耳。 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虚弱而痞满者,则不可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 宜与大黄合用。 牵牛子走气分,大黄走血分,二药相伍,一治气分之水湿壅结,一疗血分之实邪结滞,相济为用,泻下之力甚峻,具有导湿利水、泄泻热毒,破积通滞之功。 宜与木香合用。 牵牛子得木香可使下焦气行,木香又能防牵牛子苦寒伤胃。二者配合,可用于水饮内停,胸腹积水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宜与茴香合用。 牵牛子配伍小茴香除下焦病变,牵牛子逐水消肿;小茴香温阳行气,二者配伍有温阳行气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及寒湿水疝、阴囊肿起如水晶样,大小便不利等。 宜与槟榔合用。 牵牛子配槟榔,可发挥协同作用,加强杀虫药力,并可借二药的利气、消积、破滞作用,排除虫体。 |
|
来自: 金坛区 > 《中草药知识及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