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宋词能引发一场战争?你没看错……

 柳家李红 2019-03-08

本文作者:常小仙儿

不方便看文字?这篇推送有语音版~

↓ ↓ ↓

一首宋词引发的战争……来自青春全烩00:0013:26

大家发现今天的推送有什么不一样了么?

哈哈,当当当~我们做了新栏目——

“青年文摘·名句的出身”

【每一个名句都有源头,每一首诗词都有故事】

我们首次尝试纸刊“青年文摘·彩版”(文字)、微信公号“青春全烩”(文、图、音频)、微博“@青年文摘”“@青年文摘彩版杂志”(文、图、音频)、喜马拉雅“青年文摘”(音频)——全平台联合呈现!!!

感兴趣的同学,喜欢听的,喜欢看的,喜欢玩的,喜欢闹的,都可以到各个平台自己的主场关注起来,人多才热闹嘛~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新伙伴——

你想:满腹锦绣吐金句,出口成章皆才华?

你想:唐诗宋词名家大作的金句信手拈来?

“青年文摘·名句的出身

↓ ↓ ↓

每周10分钟,带你领略——

诗的风情、词的画意,一同抵达美的现场~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希望大家能偶尔沉淀下来,领略传统诗词之美~

所以筹备了一段时间,推出了“青年文摘·名句的出身,由编辑部的清华才女常小仙主播,神出鬼没鱼叔巩高峰偶尔助播。

我们可能简单,也可能幼稚,更有可能业余,但拼用心,谁也不带怕的!

只要大家给我们机会成长,我们也给大家一个持续的推送,让灿烂的古诗词文化,用“名句”的方式来到你的面前。

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抽身10分钟,感受传统之美~

这期已经是第4期啦,作为新年礼物,独家奉送给大家。也希望大家可以多留言,多转发,多点好看,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变成雅骚之人,好么?

第5期“青年文摘·名句的出身,我们豪迈一点,送上“一首宋词引发的战争”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则删

大家好,我是常小仙,欢迎收听名句的出身。

在上期讲辛弃疾的节目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在讲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下侵略大宋时,我提了一句,说这是因为一个词人写了一首词,从而诱发了一场战争。大家猜猜这个词人是谁,这首词又是什么?

对这段历史了解比较多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这位词人就是北宋的柳永,而这首词就是《望海潮》。大家可能有点奇怪,《望海潮》到底是首什么词,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威力引发一场战争呢?今天小仙就跟你说道说道。

先来读一下这首词: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读完了,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望海潮”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个词牌是柳永自创的,也就是自己做的曲、填的词。

《望海潮》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杭州的美丽与繁华。上阕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得非常大气,开篇就以鸟瞰的方式给杭州来了个大写全景。“钱塘”指的就是杭州。“东南形胜”写了杭州战略地位的重要;“三吴都会”和“钱塘自古繁华”写了杭州历史的悠久及经济、文化的繁荣。这个开头一气呵成,恢宏壮丽,能与之媲美的也只有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俯瞰完杭州的概貌后,就要从细处观察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了。词人笔锋一转,就把目光投向了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我们都知道,江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水多啊,河网密布,桥多船多,绿色植物多。所以,“烟柳画桥”,就把江南小桥流水的特色一语概括。“风帘”和“翠幕”都是遮挡门窗的织物。门窗上挂着帘幕,既有挡风和保护隐私的作用,又有修饰美观的作用,这反映了杭州人民生活的精致和优雅。如果说“烟柳画桥”写的是风景之美,“风帘翠幕”写的就是生活之美。而“参差十万人家”则写出了杭州城市规模之大。

丰子恺笔下的西湖

杭州的景物,不只有秀美的一面,还有壮丽的一面。“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就把目光投向流经杭州的钱塘江。钱塘江江潮汹涌,两岸绿树如云环绕,河水澎湃如霜似雪,既美丽又险峻,谓之天堑并不夸张。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的什么呢?写出了杭州市场的繁荣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珠玑和罗绮代表的是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在杭州的市场上到处都是,所以他用了“竞豪奢”三个字,极力铺陈杭州的富庶。

众所周知,杭州最大的地标是什么?是西湖啊。写杭州人民的生活,西湖是绕不开的。所以,下阕“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写的就是西湖美景。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说是重湖。西湖周围有灵隐山、南屏山,重重叠叠,所以说是叠巘。西湖的夏天,荷花绵延不绝,西湖的秋天,桂花一路飘香,所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尽西湖的风情。

西湖这么漂亮,这里的人民生活如何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管白天黑夜,西湖上都飘荡着悠扬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这笛声和歌声就来自渔翁和采莲蓬的姑娘,他们嬉嬉闹闹,生活非常安乐。

那达官贵人又如何呢?“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的就是杭州地方长官出游的场景。这位长官被浩荡的马队簇拥着,饮酒赏乐,流连山水,威严又风流。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恭维,一方面是赞扬长官的风雅;另一方面则是歌颂长官治理有方,所以才有国泰民安的局面。

到了词的最后,柳永索性把这种恭维挑明了。“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指代朝廷。这句词说的就是:长官您呐,哪天把杭州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的图景画下来,上报朝廷,升官回京时就可以夸耀一番了。

从自然,到经济,到人文,到政治,柳永这首《望海潮》可以说把杭州之美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极致。柳永为什么写这首词呢?尤其是他在词里把杭州的地方长官吹捧一番又是为什么呢?这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柳永一生,填词非常成功,但是仕途很坎坷。这既是因为当政者不欣赏他,也是因为他自己才子气过重,有点任性。“奉旨填词”的故事,我们日后再讲。你只用知道,柳永在他人生的初期,也是有过上进心,想要积极走仕途之路的。

宋真宗咸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002年,18岁的柳永进京参加礼部考试,途经杭州时,因为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歌舞升平,陷入了“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过起了放荡不羁的生活。

一方面是听歌买醉,另一方面却还不想舍弃功名前程。柳永就动起了脑筋,想着能不能通过一些特别的手段让当时杭州的长官孙何认识到他的才干,从而向朝廷推荐他。用什么手段呢?柳永想到的就是写一首干谒词,也就是拜官求职的词,向孙何推销自己。于是,柳永写下了《望海潮》,词里那位风流潇洒的长官写的就是孙何。

孙何家里门禁森严,柳永是个普通人,进不去怎么办呢?柳永想了个办法,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让她在孙何的宴会上唱自己的《望海潮》。歌女就照着做了,孙何果然注意到了这首词,问歌女这是谁写的。歌女把柳永的大名报了上去,孙何就把柳永请到府上吃了顿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干谒求官虽然失败了,但柳永的才名因为这首《望海潮》而一飞冲天,这首词也成为有史以来写杭州最著名的词。不过,因为写得太好了,这首词差点给杭州带来灭顶之灾,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得说一说金国皇帝完颜亮。完颜亮是金人,但是非常仰慕汉文化,汉文化功底也很深。他不仅喜欢穿汉人的衣服,和住在金地的汉人名士交往,而且还能用汉语写诗作文,品茶下棋也样样拿手。

就是这样一位汉化很深的金国皇帝,却始终没有改变侵略者的本性。据说柳永去世100多年后,他读柳永的《望海潮》,读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被江南的富庶和繁华深深地打动,当即决定挥师南下,攻打宋朝。他还写了首野心勃勃的诗《题临安山水》,诗里写道:“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口气非常大。

只是,完颜亮虽然志气很大,但他南征宋朝的战争并不顺利,在瓜洲渡江作战时,金人内部发生了内讧,他被部下杀死,没有实现一统天下、“车书混同”的理想。

而关于柳永这首词惹出的麻烦,后来的人十分感慨。南宋谢驿就写了首诗,诗里说:“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可谓一首宋词引发的战争。不过,杭州之美与歌颂杭州之美的词人有什么错呢?要怪只能怪侵略者太贪婪。如果没有柳永谱写下的杭州绝唱,谁能知道千百年前,曾有那么一座城,美得那么脱俗,美得那么惊心动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