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元 题记:是男人记住龙抬头就去理个发! 晚上9时,按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制作完《春秋左传时光轴花甲子国表》,我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气:历经半个月之久,废寝忘食地做完了“恨心”做的事情。标注完“20190308D50202”的三元尾记,才知今天是“龙抬头”。自从1989年接触《周易》,每年的二月初二,我都会去理个发。但是,今年很是遗憾地例外了,只能用“不知者不为罪”来宽慰自己了。 示例: 春秋左传时光轴花甲子国表隐公11年 鲁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 己未隐公01前722 周平王49年、齐僖公禄父09年、晋鄂侯郄02年、曲沃庄伯鲜11年、卫桓公完13年、蔡宣公考父28年、郑庄公寤生22年、曹桓公终生35年、陈桓公鲍23年、杞武公29年、宋穆公和07年、秦文公44年、楚武王熊通19年。 庚申隐公02前721 周平王50年、齐僖公禄父10年、晋鄂侯郄03年、卫桓公完14年、蔡宣公考父29年、郑庄公寤生23年、曹桓公终生36年、陈桓公鲍24年、杞武公30年、宋穆公和08年、秦文公45年、楚武王熊通20年。 辛酉隐公03前720 周平王51年、齐僖公禄父11年、晋鄂侯郄04年、卫桓公完15年、蔡宣公考父30年、郑庄公寤生24年、曹桓公终生37年、陈桓公鲍25年、杞武公31年、宋穆公和09年、秦文公46年、楚武王熊通21年。 壬戌隐公04前719 周桓王01年、齐僖公禄父12年、晋鄂侯郄05年、卫桓公完16年、蔡宣公考父31年、郑庄公寤生25年、曹桓公终生38年、陈桓公鲍26年、杞武公32年、宋殇公与夷01年、秦文公47年、楚武王熊通22年。 癸亥隐公05前718 周桓王02年、齐僖公禄父13年、晋鄂侯郄06年、卫宣公晋01年、蔡宣公考父32年、郑庄公寤生26年、曹桓公终生39年、陈桓公鲍27年、杞武公33年、宋殇公与夷02年、秦文公48年、楚武王熊通23年。 甲子隐公06前717 周桓王03年、齐僖公禄父14年、晋哀侯光01年、卫宣公晋02年、蔡宣公考父33年、郑庄公寤生27年、曹桓公终生40年、陈桓公鲍28年、杞武公34年、宋殇公与夷03年、秦文公49年、楚武王熊通24年。 乙丑隐公07前716 周桓王04年、齐僖公禄父15年、晋哀侯光02年、卫宣公晋03年、蔡宣公考父34年、郑庄公寤生28年、曹桓公终生41年、陈桓公鲍29年、杞武公35年、宋殇公与夷04年、秦文公50年、楚武王熊通25年。 丙寅隐公08前715 周桓王05年、齐僖公禄父16年、晋哀侯光03年、曲沃武公01年、卫宣公晋04年、蔡宣公考父35年、郑庄公寤生29年、曹桓公终生42年、陈桓公鲍30年、杞武公36年、宋殇公与夷05年、秦宁公01年、楚武王熊通26年。 丁卯隐公09前714 周桓王06年、齐僖公禄父17年、晋哀侯光04年、曲沃武公02年、卫宣公晋05年、蔡桓侯封人01年、郑庄公寤生30年、曹桓公终生43年、陈桓公鲍31年、杞武公37年、宋殇公与夷06年、秦宁公02年、楚武王熊通27年。 戊辰隐公10前713 周桓王07年、齐僖公禄父18年、晋哀侯光05年、曲沃武公03年、卫宣公晋06年、蔡桓侯封人02年、郑庄公寤生31年、曹桓公终生44年、陈桓公鲍32年、杞武公38年、宋殇公与夷07年、秦宁公03年、楚武王熊通28年。 己巳隐公11前712 周桓王08年、齐僖公禄父19年、晋哀侯光06年、曲沃武公04年、卫宣公晋07年、蔡桓侯封人03年、郑庄公寤生32年、曹桓公终生45年、陈桓公鲍33年、杞武公39年、宋殇公与夷08年、秦宁公04年、楚武王熊通29年。 以上红色标注是“前者仙去”,绿色示意“新者即位”。如此,就把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68年的历史,纵横交错地示意给我,在读或者研究的时候,不至于迷茫。人老了,记忆力衰退,如此方可增强记忆,便于查找,把书上的东西,演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今年的《除夕夜话》中,我把写作出版《春秋左传话安陆》书,作为今年的奋斗目标。因为作为县市级的安陆,《春秋左传》关于郧国(安陆)的故事太富有了。故此,作《春秋左传是部写给安陆的书》文章。我写书的想法,得到市人大李超群主任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大力支持。 学生时的1981年4月,我买了小册版本的《左传故事选译》(施瑛(1912--1986)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第1版1980年11月第2次印刷),书中有《吴阖庐入郢》的春秋故事,文中有2处涉及到安陆。第1处:“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施瑛注曰:“清发:河名,在湖北省安陆县西石门山下。”第2处:“楚子涉雎,济汉,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施瑛注曰:“郧:湖北省安陆县;郧公辛:郧城长官斗辛。” 近两年多来,我在市人大工作,以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为蓝本,系统学习研究《春秋左传》,其间把《国语》、《史记》等古籍结合起来联读。用半个月的时间制作出《春秋左传时光轴》,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摆在“时光轴”上,用时间的唯一性去审视和思考历史,受益颇丰。同时,还以《安陆县地名志·1982》蓝本,联读《道光安陆县志》、《光绪德安府志》、《安陆县志》等志书,用地域的基本不变性(没有大洪水、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去审视和思考历史,感受颇深:历史沉淀在地名里,安陆处处皆大美! 安陆北纬31度的自然区域,决定安陆是动物、植物的生存天堂;安陆“汉阳之地”(古云梦泽史籍称之为‘汉’,水北陆地史籍称之为‘阳’),决定安陆是人类繁衍畅所;安陆自然、地理区域,决定安陆自古就是人类迁徙辗转的重要通道,是楚国公元前701年“蒲骚之战”以后,进军“汉东”,进出“淮河流域”的主要战略通道。这些,无不说明安陆的自然历史十分久远,人文历史十分丰厚,是同人类发展历史“共唱和”的区域,是“安居思进,陆通致远”安陆精神的核心内涵。 上述时间的唯一性和地域的基本不变性,就把“现在”、“过去”有机地统一在“地域”之中,任何时代、任何事件、任何人物只要是涉及到安陆(古郧国)地域,必须也只能够是“走过去”。为此,我又开始进行“路寨文化”探索研究。如此来审视、思考生发在安陆热土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安陆尚显沉寂的大地就会鲜活和有生命力起来。 历史是宽银幕的的舞台。“春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承上启下的节点,亦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轴心时代”。所以,把握春秋诸国的总体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认为制作《春秋左传时光轴花甲子国表》,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从视觉的角度,有全景把握的系统效果;从学习的角度,有工具尺度的客观效用;从研究的角度,有深浅适度的综合利用。 如此说来,龙抬头没有理发,虽然不乏遗憾,但恰恰体现着孔子“时中”之理:“恰当的时间,到恰当的地点,做恰当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