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上海富商与外国人因汽车车牌起争执,5000元银币未能解决

 梅州市王笔竿子 2019-03-09

汽车是现在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它早在清末时期就已传入我国,准确地说是最先传入华洋杂处的上海。

史料记载说,清末汽车在“京师、天津、上海多有之,用挥发油涨力或蒸汽力、电力等以动之。用挥发油者最多,其速度一小时能行一百余里”。

“一小时能行一百余里”可能夸张了点,不过汽车在那个年代确实算得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了。当时民间用竹枝词描述道:“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止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

晚清上海富商与外国人因汽车车牌起争执,5000元银币未能解决

清末的马车与汽车。

时人做过统计,上海公共租界最热闹的地方,即由南京路向江西路之转弯处,自晨七点至晚七点,汽车往来有九百次之多。可见这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在清末上海已经所在多有。

第一个买入汽车的,当属上海大富商周湘云(1878-1943年)。周原籍浙江宁波,在上海主要经营房地产生意,家资巨万,出手阔绰,花4万两白银买了一个“上海即补道”的官衔。

他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牛庄路,生活上很奢侈,后来又在长浜路建了一个占地28亩的私家花园,名曰“学圃”。

晚清上海富商与外国人因汽车车牌起争执,5000元银币未能解决

1907年,北京街头法国人的汽车。

1906年,上海进口了第一辆汽车,买家就是周湘云。当时买车和现在一样,要到主管部门去申领牌照。周湘云就在工部局领到了001号牌照。

开着这样一辆汽车,在街上飞快地倏忽来倏忽去,那自然很拉风、很吸睛。每天旁晚,领居们听到马达声和呜呜的汽笛声,就知道周湘云回家了。

宣统年间,也就是溥仪登基之后,在上海的外国人陆续购买了汽车。他们发现,能显示身份地位的第一号车牌,竟然已被中国人占有。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他们向来看不起中国人呢!

晚清上海富商与外国人因汽车车牌起争执,5000元银币未能解决

1907年,北京,法国人的汽车。

同今天人们的心理一样,对特殊数字牌照的追捧在机动车出现之初就已有之。媒体上常有报道,某个001、666、888的牌照被高价拍卖,我们对此并不谋生。

于是,有外国人找到周湘云,表示愿意以5000元银币购买他的001牌照。5000元固然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但是对周富豪而言这算什么?他当然拒绝这笔交易。

上海但凡需要登记备案的物件,比如电话、马车等等,一向嚣张的洋大人都是拿的第一号,而汽车的第一号竟然被捷足先登,他们难免心有不甘。

不过,面对周湘云的强硬态度,洋人也是无可奈何。周家持有001牌照长达40多年,后来它消失在历史的尘雾中。

参考资料:徐珂《清稗类钞·舟车类》,郑重《红顶房老板周湘云》,林永匡、王熹《清代社会生活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