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云田:在莎翁的故乡

 芸斋窗下 2019-03-09

赵云田

     到达英国的第五天,从曼彻斯特前往牛津的途中,我们参观游览了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坐落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埃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


我最初了解到莎士比亚还是50多年前在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史》的时候。那时,我只知道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思想家、作家、戏剧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生意破产,中途辍学,23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展,我才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如《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他的作品在全球以不同形式演出和诠释。也因此,我特别想到莎士比亚的故乡看看,好奇他的故乡为什么孕育了这样一位伟人。这次参观游览斯特拉福镇,可谓了结了我的心愿。

时令已是中秋,斯特拉福镇的上空阳光灿烂,白云朵朵,空气一片清新;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从莎士比亚出生的街道亨利街东端开始游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绕镇而过的埃汶河,在宽阔的河面上,几只游船即将启航;在河的弯曲处,一群水鸟游来游去。在河湾的这一边,有一个小湖,湖上的汉白玉栏杆桥美丽玲珑。临近湖岸是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广场上最醒目的是坐落在又高又圆石柱上的莎士比亚塑像:身披斗篷的莎士比亚坐在椅子上凝视远方,左手拿着一部卷起的剧本,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在莎士比亚塑像四周,分别又有几座小塑像,那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麦克白》悲剧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麦克白夫人等的造型。这一组雕塑,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斯特拉福镇浓浓的莎士比亚氛围。

沿着宽阔的亨利街西行,街道两旁隔不远就会有一棵树和一些鲜花,与几乎都是红颜色的房屋相互辉映,分外夺目。这些房屋大多只有两三层,古色古香,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由于是步行街,不用躲避什么车辆,往来游客显得轻松自如。有的人坐在咖啡店外面的椅子上悠闲地喝着咖啡,有的人出入莎士比亚纪念品专卖店里购买纪念品,也有的人在街头选景拍照,还有的人静静地欣赏街道上众多与莎士比亚有关的雕塑。不知不觉,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莎士比亚的故居——他出生的那座房屋。

莎士比亚故居坐落在亨利街偏中的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从外观上看,斜坡瓦顶,木结构框架敞露在外,红色的泥土外墙,窗户和门框凸出墙外,一看就知道是一所老房子。故居的一楼,稍大的一个房间是莎士比亚父亲开设制作羊皮手套的作坊,石质地面在漫长的岁月中已被磨得闪闪发光。在一楼的客厅里设有莎士比亚纪念室,一张方桌上摆放着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以及不同年代小镇居民写给莎士比亚的信件。尤其引人注目的,还有中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一切,使我不由得联想到莎翁一生充满传奇的经历,以及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情缘。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在1856年就为中国人所知,严复、梁启超和鲁迅都曾在自己的译著中介绍过莎士比亚。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直到病故,穷毕生精力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尤其令人感动。

故居二楼是莎士比亚的卧室和书房。二楼所铺地板是用橡木做成的,有的地方已塌陷,踏上去甚至发出“吱吱”声。在莎士比亚出生的卧室里,有一个宽大的双人床,床柱上挂着绿褐相间的帐子,床板上铺着红、绿、白组合的被褥。就是在这张床上,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的母亲生下了他。在这个大木床的旁边,放着一个小木床,还有装着滑轮的摇篮,以及小孩的衣鞋、玩具等。莎士比亚的书房比卧室要整齐些,这里有莎士比亚的蜡像:他坐在摆放着稿纸的书桌前,作凝神构思状。正是在这里,莎士比亚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走出故居的老屋,就到了后面的花园。花园虽不是很大,却树木葱茏,花香四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尤其是花园四周摆放的座椅,给游人以很大的方便,人们既可以坐在这里休息,还可以欣赏由故居组织的有关莎士比亚戏剧演出的片断,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莎翁戏剧的精髓。我坐在椅子上,凝视着莎士比亚的老屋,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幅幅图画:7岁的莎士比亚,每天5点多就走出这座房子,到镇上的文法学校读书(因为学校要求6点以前须到校);14岁的莎士比亚,在失学以后,开始在这座房子里帮着父亲做活,有时宰牛,有时卖手套,脸上还不时泛起红晕;16岁的莎士比亚,在父亲最为失意潦倒时,不顾房间里的喧闹声而静静地读书,因为这时他已确定自己要走文学的路;18岁的莎士比亚,和大他8岁的安·哈瑟威结为夫妻后,只能还住在这座老屋的一个房间里,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离开莎士比亚故居后,我们游览了圣三一教堂。在前往教堂的路上,导游告诉大家:结婚后的莎士比亚,曾经在当地一个伯爵家中当家庭教师,并开始练习写剧本。1587年夏,23岁的莎士比亚跟随一个剧团前往伦敦谋生。在伦敦的漫长生涯中,莎士比亚逐渐成功并有了积蓄,便在斯特拉福镇买了新居。1613年,49岁的莎士比亚回到故乡。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因受寒在新居病逝,享年52岁。

我们跟随导游走进圣三一教堂。这所教堂建于12世纪,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是早期英国垂直式教堂,外表披一层深厚的苔藓,掩映在绿树丛中。莎士比亚去世两天后,家人将他葬在这所教堂圣坛的北墙旁,依偎着他的先辈。祭坛左侧圣龛里有彩绘的莎士比亚雕像,他手握鹅管笔,穿着白领的红衣和黑坎肩,地面立着金色高烛架。雕像下面刻着两行拉丁文:“明断如纳斯特,智慧如苏格拉底,艺文如维吉尔;泥土里掩埋他,人民哀悼他,奥林匹斯山拥有他。”教堂还立有莎士比亚纪念碑,以及一块墓碑,墓碑上面镌刻着一段耐人寻味的诗句:“亲爱的朋友,看在上帝的份上,切莫挖掘葬在此处的遗体。不损坏墓碑的人会受到祝福,移动我骨骸的人定将遭到诅咒。”1623年,莎士比亚的妻子去世后,安葬在他身旁。以后,那里又增加了他的大女儿和大女婿的坟墓。

走出圣三一教堂,太阳已西斜。我们的旅游车沿着斯特拉福镇的街道前行,此时的小镇是如此美丽幽静。我打开导游发的地图,查看斯特拉福镇在英国的位置,回想着莎士比亚传奇的一生。我突然明白,斯特拉福镇孕育出莎士比亚这样一个伟人不是偶然的。当时,斯特拉福镇手工业相当发达,交通也极为便利,离伦敦只有160公里,商人、读书人经常到这里逗留,各地的剧团也都到这里演出。这开放的外在条件,加上莎士比亚青少年时艰苦生活的磨炼,以及他到伦敦后不懈的追求,使他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离开斯特拉福镇时,我再一次回望圣三一教堂那高高的十字形建筑,耳旁不由得回响起导游说过的一段话: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37个剧本、2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以他52岁的寿命和22年的创作期(1590—1612),为人类奉献了如此之多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