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由于这个原因,从古至今,脸都是各类化妆品的集中展示区,当然也是集中受灾区。
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无疑为美化自我提供了许多便利,使我们轻松地就可以把自己画得像妖精。不过很遗憾,我们这些“妖精”当得徒有其表,完全不能深入这些化工产品的背后去一探究竟。其实这种对于现代技术的盲目信任是很危险的,不仅时常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同时也为商家挣钱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资本总是逐利而生。它们从来不会关注我们的健康,也不会真正关注我们的美。它们工作的核心,就是打着美好的幌子,干着收敛钱财的勾当。
其实,它们才真正是画了皮的妖精。
由于化妆品的种类太多,这次只以护肤品为例,揭一揭这些噱头花活的老底儿。
在多数人眼里,好皮肤有四个特征:润、紧、透、白。将这特征集合起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嫩白。
商家显然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好”的护肤品也都是从这四个方面下手的。
1、润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样东西可用:水和油脂。
由于水分比较容易挥发,所以能够持续发挥滋润作用的其实还是油脂。它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在软化皮肤角质层的同时可以阻止水分的挥发,所以作用更持久。
按照油脂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天然的矿物油脂:矿物油(石蜡油)、凡士林、石蜡、地蜡等。
二、来源于动物、植物的油脂:植物类如橄榄油、杏仁油、荷荷巴油、鳄梨油、乳木果油、茶籽油、葡萄籽油、小麦胚芽油、花生油等等。来源于动物的油脂主要有羊毛脂、水貂油、蛇油、马油、卡那巴蜡、蜂蜡、鸸鹋油等。
三、合成(半合成)的油脂: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棕榈酸或肉豆蔻酸酯类、辛酸/癸酸甘油酯类、羊毛脂系列衍生物、硅油系列衍生物、角鲨烷等等。
这么多“油”!有些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甚至曾经对着说明书里的它们行过注目礼?
其实不管是什么油,其的基本成分都属于长链碳氢化合物,随着分子量由小到大的不同,它们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由气态到液态、直到固态。
分子量越大的油,隔水效果越好,但是比较粘稠,容易感觉“糊脸”;分子量越小的油用起来感觉越接近于水,由于渗透性好,非常容易吸收,但是阻隔效果差(也就是保湿效果差)。
所以,“糊脸”的产品不等于坏,“吸收好”的产品不一定好,只是针对的人群不同而已。但不管怎么说,这两类东西都属于油脂,并且都不贵。
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在化妆品里使用最广泛的、最好的油脂并非来自天然动、植物,而是合成油脂。因为其成分单一,不容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由此看来,天然的东西真未必就是最好的。
2、紧
皮肤松弛了就容易出现皱纹,所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喜欢“紧”。
导致皮肤松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蛋白的流失、皮下肌肉和脂肪的减少等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现代人基本上不会缺营养,所以皮肤松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变老了。
面对老化了的皮肤(其实是老化的机体),想通过一瓶护肤品就“抚平皱纹”,你觉得可能吗?
不过,想一过性地得到“紧”的感觉并不难。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干燥的环境里,只要你把脸上的油脂洗干净,皮肤干燥之后立刻就会有紧绷的感觉。这是因为皮肤的角质蛋白在水的作用下会有部分溶解,此时蛋白质分子相互交联在一起,待水分蒸发后角质层细胞随即连成“一体”,所以此时的脸就感觉紧巴巴的。
也就是说,要想得到紧的感觉,普通的清水就能做到。
如果这水里加上了酒精、氨基酸等成分,这种类似胶水的“板结效应”会更强,你的脸会觉得更紧。不过别误会,那只是感觉,你的脸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至于“缩毛孔”,呵呵,你不怕毛孔小了眼睛也变小吗?
另外,许多护肤品里会加入一些像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之类的保湿剂。这些保湿剂都含有亲水基团,它们可以抓住水分子,使它不容易丧失。由于这些保湿剂在化妆水里已经吸饱了水分,所以,涂了化妆水的脸就能在较长时间内看起来湿漉漉的。
注意:经常有广告会说保湿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补给皮肤,这也是不折不扣的瞎说。实际上保湿剂吸收水分只会给自己“用”,轻易不会“撒手”给别人。同时因为皮肤表面的角蛋白的吸水能力很差,若是与保湿剂争夺水分,显然不是对手。
所以,在极度干燥的环境里,保湿剂是绝不会从空气中抓取水分补给你的脸的,相反,它会从你的皮肤里抓取水分,满足它自己的“需求”。
简单的说,保湿剂在局部保水的主要目的是让你看起来湿乎乎的,但绝不可能给你的皮肤补水。
真想补水,还得靠喝。
商家显然知道保湿剂的这个特点,所以他们都会建议你在用完化妆水后再涂上一层面霜,而面霜,实际上就是油脂。
看到了吗?保湿剂只是个面子活儿,真正能锁住水分的,还是油脂。
3、白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不过要想变白,你首先得知道皮肤为什么会黑。
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皮肤表面的黑色素沉着。诱因有日晒或紫外线照射、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某些药物(如四环素、胺碘酮等)、部分炎性皮肤病、使用某些含有重金属的药物等等。
黑色素的产生和消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生成大于排出的时候,才会引起黑色素的过度沉着。
二是角质层过厚。诱因主要是过度的干燥和摩擦,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加快皮肤表面透明层和颗粒层细胞的代谢和坏死,从而增厚角质层(这其实是一个保护性的反应)。当然,长时间不洗脸会导致角质层细胞脱落减慢,也有这个作用。
三是皮肤表面的微循环障碍。最常见的诱因是睡眠不足和身体虚弱。微循环的障碍会使人的皮肤呈现出青灰色,由于眼眶周围的皮肤特别薄,微循环障碍带来的变化看起来会非常明显,这也就是常说的黑眼圈。
皮肤循环障碍引起的黑眼圈与眼眶周围的色素沉着是不一样的,前者只要好好休息或者调整好身体状态就会消失,而后者则很难消除。
看完了以上这几条“黑”的原因,美白的办法其实就已经摆在眼前了。显然这是一项综合的大工程,仅靠几瓶护肤品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有些护肤品确实有“白”的效果,但这种增白的根本原理是添加铅和汞等重金属,利用它们的毒性作用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实现美白。这种做法自古就有,《洛神赋》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由于重金属毒性巨大,现在已经弃用。
不法商家显然不会在产品的说明书里告知这一点,他们会说自己产品里有“**精华”,可以“深达肌肤底层”、“焕发肌肤活力,持续美白”。而实际的使用效果是:先变白脸,然后变花脸。
如果大家不信,可以找一个皮肤科的医生咨询一下,或者到专业的学术网站去查询一下。那里有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数据,绝对找不到那些乱七八糟的“精华”。
不同人的肤色是会有不同的,但无论是黑是白,只有健康的皮肤才能散发出自然的美感。至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发现哪个神奇的“精华”可以改变人的肤色,反倒是乱用护肤品会导致严重的皮肤问题。
各位如果还不信,可以私下里扭头看看自己的屁股、向屁股学习一下护肤经验: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几乎没有任何护肤品,还饱受衣物摩擦,却也从来不长斑。
4、透
透的感觉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皮肤营养和循环状况改善了,肤色自然会好;另一个就是把皮肤表层的角质层打薄,这样就会更多地透出红色。
护肤品里去角质的常用“工具”有水杨酸、尿素、蛋白酶等等。它们可以打开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使角质软化,所以更容易脱落。
对皮肤而言,这其实就是一种腐蚀。
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不忘初心”。那么皮肤角质层存在的“初心”是什么?显然是保护机体。但现在为了好看,我们又要把它去掉。
美与健康,哪个要紧?
可能你会说:我只去除一点点,既不影响健康,又能保持美。
告诉你,如果只想去掉一点点,那么认认真真地洗洗脸、水就可以发挥这个作用。而只要用上那些去角质的东西,你就很难控制到只去除一点点。
当你的皮肤通过去角质真的变得“嫩得掐得出水”、“吹弹得破”的时候,你离过敏就已经不远了。
其实从生理的角度看来,我们皮肤的“小日子”本来过得挺舒服的:生成了角质层来保护内部结构,分泌了油脂来保持水分和润滑……如此生生不息,冉冉不绝。但现在人们嫌油太多,要洗掉;嫌角质层太厚,要去掉,然后再敷上一层所谓的护肤品。殊不知,再好的隔离也不如你的角质,再好的油脂也不如你自己分泌的人油!
把“原装的设备”去掉再花钱换上代用品,你说你是不是吃饱了撑得?!
不过,化妆品能走到今天并非浪得虚名。其实商家考虑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们要精心设计广告来吸引人;要给产品配上香味使它更诱人(因为护肤品里几乎所有的成分都有点臭味);要细心调整油水比例、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使产品看起来更像高档货;还要确定一个貌似合理的价格以便赚更多的钱……
有个很出名的广告是这么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们不妨回头问问自己:能“恒久远”的非得是钻石吗?你说哪块石头不能“永流传”?!
护肤品也一样!
你可以随便找一个七、八十岁的、皮肤很好的老人问一下:是什么护肤品使他们在晚年还拥有如此完美的皮肤?
答案其实很简单:保持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再加上适当的防晒、清洁和滋润。对皮肤而言,这就足够了。
这时可能还是有人会问:那些产自南极深海或者喜马拉雅的“精华”真的就不管用吗?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很火的、用疟疾来抗肿瘤的说法。其实不用太多专业知识也能知道那是扯蛋:疟疾的高发区都是穷地方,那些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短(没来得及得肿瘤就死了),当然人群的总体肿瘤发生率就会低。要想知道真相,你只要看看他们70岁以上人群的肿瘤发生率就明白了。
同理,有人跑云南、西藏搞些什么神物,说是可以延年益寿、祛病健身,你随便查查当地的平均寿命不就知道了?说喜马拉雅的“神草”可以美容养颜,你看看当地人的脸色不就知道了?
放着铁一般硬实的事实不看,偏要信广告。有这么天然的低智商,不骗你点钱真是有点伤天理……
所以,现在每当看到价格在四、五位数以上的护肤品时我都会想:看来贫穷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竟然可以拯救一些东西。
比如你的浮躁,和你的脸。 好文共赏: 关键词搜索: 健康杂谈;肿瘤;医生素描;医改杂评;如何就医;趣谈医院人物;人体介绍;减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