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7日,中山市东升镇举办了东升镇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集体备课研讨会,分小学和中学两个会场,小学场总会场在东升镇东方小学。与会人员有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白皛、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附小学生成长中心主任金丽娜、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附小课程研发中心主任禹玉珍、东升镇文体教育局副局长张宏齐、东升镇文体教育局语文教研员邓桂轩、东方小学校长关广平、东升镇小语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东升镇小语主题学习全体实验教师。 上午第一节课是由同乐小学李满老师和东方小学四(3)班的学生为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科普课《蝙蝠与雷达》。李满老师用画图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形象生动、简洁易懂地提炼出课文的关键信息,也让孩子们通过思考自己找到雷达与蝙蝠的相似之处。另外,李老师还通过“1+X”的授课方式,围绕课内仿生科普的主题,适当延伸,整合了文章《苍蝇与现代“蝇眼”照相机》和《水母的顺风耳》,扩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第二节课是深圳的白皛老师给实验校的老师们带来一节诗歌整合的示范课。白老师的诗歌鉴赏课堂采用双主题整合并进的教学方式,通过“离别”这一人文主题,将课本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与丛书里的《劳劳亭》、《送郭思仓》、《春夜别有人》三首古诗进行整合,同时通过借“月、柳、亭”等意象抒情这一语用主题,让学生们自主从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中感悟诗人离别时的千思万绪。 两节课结束后,深圳的禹玉珍主任做出评价,禹主任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表示肯定,她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各属不同的题材,各有各的特色,共同点在于都进行了文章的整合,使得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反三归一。接着,深圳的金丽娜主任针对实验校老师存在的疑虑,结合早上两位老师的授课和自己丰富的教学经历,有针对性地作了小学单元整合备课报告,为老师们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备课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最后,张宏齐局长对上午的活动做了总结,他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表示肯定与支持,认为语文主题学习是一项造福孩子、造福老师的好项目。 下午,小学按照低中高段分利生小学、桦珑学校、同茂小学三个会场分组进行备课,由深圳的三位专家进行指导。东升镇当地教师的教学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深圳的专家们,直到17:30活动结束之后,大多数老师还一直在会场进行小组讨论。
果不其然,3月8日上午,东升镇的实验老师们交出了一份份高分的答卷。每个年级派一组代表阐述他们教学设计理念和对应的课例,讲述主题整合思路和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思路,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坚定了与会老师们能做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信心。 正如六年级备课组所说的,语文主题学习在东升镇的发展一定会是“木林森”——语文主题学习首先是一棵“树”,慢慢地,不断地有老师参与进来,就变成了一片“树林”,然后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在大家共同研究之下又变成了一片森林,“木林森”象征着蓬勃发展, 当“木”逐渐壮大发展成“林”和“森”,“林”和“森”会反过来促进“木”的成长,老师们智慧的碰撞,必定能让每一位老师也产生更多的教学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