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9tx22v工人 2019-03-10

维也纳仲裁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意志第三帝国作出的解决东欧国家间领土争端的仲裁。其中第一次维也纳仲裁发生在1938年11月,匈牙利如愿以偿地获得斯洛伐克南部1.04万平方公里的狭长之地(根据1930年人口普查,当地的匈牙利人共50.4万,占比58.99%)。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第一次维也纳仲裁乃是大匈牙利主义的体现。根据1920年6月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被视为战败国的匈牙利被剥夺七成土地和半数以上的人口,不仅唯一的海港城市里耶卡(今属克罗地亚)沦落他人之手,而且数量众多的匈牙利马扎儿人成为了他国统治下的少数民族。这与奥匈帝国时期,拥有自主权的匈牙利控制着28.28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800万人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一系列的丧权失地和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使战后的匈牙利产生了大匈牙利主义,即恢复旧疆域的思想。所以试图打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匈牙利开始与纳粹德国越走越近。并且在1938年借助纳粹德国的力量成功地从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手中“收回”了一战后失去的部分土地。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维也纳仲裁发生在1940年8月,是德、意两国外长就匈罗领土争端作出的裁决。其规定罗马尼亚需将北特兰西瓦尼亚(共4.36万平方公里,251万人口,其中匈牙利人130万)割给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历史脉络大体分为以下阶段:起初为匈牙利王国领地;1526年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阵亡后转属奥斯曼帝国;1699年的《卡洛维茨和约》签订后,又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而奥地利帝国在得到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后,为巩固统治,竭力瓦解当地民族格局,这直接体现在匈牙利马扎儿人被驱逐,罗马尼亚族裔比重不断上升。一战前,罗马尼亚族裔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主体民族,占比53.8%(匈牙利人则为31.6%)。所以罗马尼亚以此为名,在1918年末武装占领特兰西瓦尼亚。此举引起匈牙利的强烈愤慨,并成为影响一战后匈罗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而德国之所以在1940年的时候就特兰西瓦尼亚问题作出仲裁主要源于两个方面考虑:

1)阻止匈牙利和苏联在外交层面的不断接近

在罗马尼亚问题上,苏联支持匈牙利武力进军特兰西瓦尼亚,而匈牙利则明确表示:“其比任何国家更乐意看到苏联成功收回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因为这意味着罗马尼亚领土完整的原则被废除了。”而苏匈两国有可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迹象使德国感到了巨大压力,所以为了避免苏联势力渗透到巴尔干,希特勒决定尽可能快速地介入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领土争端。

2)保证石油供应地的安全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匈牙利军队进入特兰西瓦尼亚的科瓦斯纳县

罗马尼亚在二战期间是纳粹德国极为重要的石油供应国(1940年德国进口的207.5万吨石油中有97.4万吨来自于罗马尼亚),所以匈牙利的战争威胁使德国非常担心东南欧地区局部战争的爆发,不仅会威胁其石油供应地的安全,而且会阻碍其突袭苏联计划的顺利实施。

所以德国在1940年将北特兰西瓦尼亚仲裁给了匈牙利,避免了匈罗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通过第二次维也纳仲裁,德国得到了许多好处。比如将普罗耶什蒂油田排除在仲裁区之外,确保了德国石油供应的安全。也就是说“石油产地位置是划分特兰西瓦尼亚的决定性标准”。除此之外,德国数次满足匈牙利领土要求的态度也使得匈牙利倒向纳粹德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加入轴心国集团,同意将北特兰西瓦尼亚的粮食供给德国,并准许德军进驻。

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

通过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的两次维也纳仲裁,纳粹德国已经确立了在东南欧地区的主导地位。其不仅获得了扩大战争所需的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以及从南翼包围苏联的前进基地,而且为以后控制东地中海、影响中东地区奠定了基础。而匈牙利则与德国战车捆绑在了一起,为二战后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埋下了隐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