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晴天 星期日 周末,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一下课,患者便一拥而上,曾让场面一度陷入人潮中。 不过,自从师下课后带我们先拍打,再义诊,大家的秩序都因此而平定了很多。看来,在义诊前的拍打,不单能够让我们缓解久坐的肌肉,更能让患者急迫的心情平复下来。真是妙哉! 师向来提倡药三炼七,三分医药七分锻炼,十分身体。 一位从棉湖来的叔叔,带着浓厚的揭西口音,一坐下,清了清嗓子,说道:“曾医生,你好,我晚上老是睡不着,三四点就要醒。” 一听这论述,我笑了笑,肝胆不和,心肾不交,应当用酸枣仁汤或栀子豉汤,宁心安神,令心肾交泰。 就在我脑中还在构思师即将要说的方药,笔下正准备着写这方药的名字时,谁知,师却立即说道:“二陈汤!” 当时我的大脑停顿了一秒,随后手便自觉地写出了“陈皮、法半夏、茯苓……” 师为何要加二陈汤?在写方的同时,我的脑中闪过一丝这样的念头。 “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的胸啊、肺啊,都是痰油为患!”师说道。 咦?对哦!这叔叔说话前,总要清清嗓子,说话时,喉中像是有痰堵住一样,声音听起来粘腻的很。没想到师一听就知道了他的主要病机,是痰饮扰心。 中医常说辨证论治,如何辨证?辨证能否辨清主症?这才是论治的关键所在。 所以师以二陈汤,先将其胸肺中阻滞的痰饮水湿清一清。二陈汤乃能从头到脚去掉像油烟般的痰浊。进而想到他失眠的病症,想必,也与痰饮水湿上犯头顶高原脱不了干系。 师随即又开出颈三药,通颈,以令阳气上贯脑首。与二陈汤,正好形成升降。二陈汤令痰饮的浊阴下降,颈三药令督背的清阳上升。首先第一步,就为其打通了一个升降的气机。 “我有关注你的公众号,上面说了一个恐惧的情况,我觉得跟我好像。我最近就是生意做得不太好,心里就很紧张,然后多想一点事,那个心就……”只见这叔叔,一边说,一边露出难以言表的神情。 “心要跳出来一样吧!”师接着他的话说道。 “是是是,就是像跳出来一样,而且感觉就像受到惊吓一样,很恐惧。这是怎么回事啊,曾医生?” 师先是加入酸枣仁,随后微微一笑,便说:“像这种惊吓,就是肾虚了,膏肓的膏油不够,心肾的油也不够。我们用枣仁点心油,再加一个点肾油的熟地、肉桂,最后来一个心肾油能齐加的火麻仁!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个火麻仁啊!凡是仁类药,就相当于药中的膏肓。 你看那些榨油的,都是要用仁类,比如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仁、菜籽等等,所以这仁类药就是专给人体添精油的!哎呀,这个油加足了!” 处方如下: 柴胡8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陈皮5g、法半夏10g、茯苓、葛根25g、丹参20g、川芎5g、酸枣仁10g、熟地10g、肉桂5g、火麻仁20g 五剂 说到这个膏肓穴,想必大家都知道,有一成语叫“病入膏肓”,用来形容人病得很严重,甚至无药可救的境地。 一直以为这是个形容词,可直到学习了经络穴位,尤其是学到膀胱经的时候,才知道,膏肓原来是个穴位。 《左传·成公十年》上记载:“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个穴位所处十分隐蔽,所以不管是药物还是针刺,都不能达到此处。因此,才有病入膏肓之称。 而师为我们讲述的膏肓穴,就完全不是我们一般认知的如此简单了。 在师的讲解下,这膏肓穴可是个无所不疗的大穴! 师以其最擅长的解穴法,先从穴名讲起。所谓膏,就是膏油;肓,则是亡失的肉(即被受病疾损伤的脏腑肌肉)。膏肓一穴,便是能将带有膏油的油脂将亡失的肉给补回来!所以,这是个大补穴! 师还找到古籍中的记载,说:“运动膏肓穴,一身病除却。”这句与之前所述夹脊穴时说的“夹脊一通,百病不生”相比,平分秋色啊! 而运动膏肓的方法,师说,有三招。 第一,炼鹅掌,这是前后炼吐纳; 第二,炼洪拳,这是左右炼吐纳; 第三,立地冲天,踮起脚尖,手依次向下压,此为上下炼吐纳。 如此,前后左右上下这六合就都能打开了。 这下再去理解“病入膏肓”一词,若是作褒义解,岂不是所有病疾,只要进入膏肓来加以治疗,皆可疗愈? 妙哉妙哉! 这叔叔虽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却也连连点头道:“是啊,我就是肾不好,老是腰酸,晚上还总是口干。” 再一听他这论述,俨然就是津液不足之症,就是师所说的精油不足。师不见其病症,而见其背后病机,而予以方药。最后,还叫刘奇哥为这叔叔多点按膏肓俞,以助药力。 这下知道了,这膏肓穴原来有如此厉害之处。看来师每日俯卧撑的定课,习劳铲土的定课,都是无形之中运动到了膏肓穴,难怪身体能如此强壮! 评按: 汽车无油不能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你虚损了,可找胃仓、脾俞、意舍、中脘来增加后天的补助。 可你发现,油箱油不够了,应急还要找膏肓。这个打备用油的开关,能将身体的精油炼出,使残灯复明,重病复苏! 此穴如岳家枪的回马一枪,此穴似临危一救! 一心绞痛发作患者,按人中、内关暂缓,不能全解。此心之膏油不够,故灯火不明,心不能行使神明之职。遂按揉膏肓,如给心添油续焰,随即心舒胸缓,闷去痛除! 可见,膏肓穴真乃续命奇穴,延年重点,不可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