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作者:yinn 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转载请标明) 气管插管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根据CPR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之一,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急诊科、各种ICU、麻醉科、各种病房以及院外的各种急救现场,因此每位临床医师都应当掌握这项技术。 一、气管内插管术前准备 1、评估病情: 对患者神志、心跳、呼吸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行气管插管术。如需行气管插管术首先清除口鼻分泌物,观察患者张口度、颈部活动度,是否有松动义齿,如有必须取出。 2、物品准备: 检查喉镜亮度及气管插管包(选择合适气管导管、管芯、牙垫、口咽通气道、10ml注射器、吸痰管、胶布等),连接好吸引器作好吸痰准备,听诊器。 二、气管内插管术 1、摆放插管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充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一条直线(颈椎伤患者除外)。 2、面罩加压给氧: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2~3分钟(交予助手操作),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保证气管插管时体内具有一定氧含量。 3、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口唇及上下齿,左手紧握喉镜柄,将喉镜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后居中,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缓慢地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第一解剖标志)、咽和会厌(第二解剖标志),行至会厌和舌根之间,左手上提,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注意:1、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2、不要把牙齿作为支点而挑起会厌。 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能做“上提喉镜”的动作-- (1)喉镜必须居中,否则将导致声门裂暴露得不好; (2)喉镜必须在会厌的上方; (3)喉镜尖端必须抵达会厌根部。 4、插入气管导管: 操作者用右手将气管导管沿着喉镜气管槽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位置送入气管内,待导管通过声门裂约1cm后,嘱助手拨出管芯再将导管顺势插入气管,不允许带着管芯插到位。插管深度以气管套囊完全通过声门裂为准。初步调整好插管深度后(女性21-22cm,男性22-23cm),先放入牙垫再退出喉镜,顺序不能颠倒。助手往套囊内充气5ml左右,具体充气量可观察小气囊的张力。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5、确认导管位置: 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接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6、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一般用两条胶布十字交叉,将导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第一条胶布应把导管与牙垫分开缠绕一圈后,再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要求牢固美观。 7、最后连接好呼吸机: 主张先用复苏球囊手动捏皮球,而不要急于接人工呼吸机,需调节好呼吸机参数试运行无误以后,再过渡到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三、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