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与足厥阴经伴随而行的韧带问题 【原文】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命曰季秋痹也。 【译文】足厥阴肝经之筋,起于足大趾之上,上行结于内踝之前的中封穴,上沿胫骨,再上结于膝内辅骨的下方,又沿大腿内侧上行,结于阴器,在此与其它经筋相联络。 本经之筋所发生的病症有:足大趾、内踝前和内辅骨等处都感觉疼痛,大腿内侧疼痛并且转筋,前阴器不能使用,如伤于房劳就要阳痿,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直不收。治疗时,应当行水以治厥阴之气。对转筋病症,要用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灸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种病叫做季秋痹。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与足厥阴经伴随而行的韧带问题,足厥阴之筋,起于足大趾之大敦穴,循阴股而结于阴器络诸筋。阴器乃宗筋之会,厥阴主筋,故连络于三阴三阳之筋也。其病乃筋之所过而结者,为痛、为转筋、为阴器不用。伤于内则阴痿不用;伤于寒则阴器缩入,伤于热则阴器挺而不收。厥阴从中见少阳之火化,故有寒热之分。夫金气之下,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厥阴之木气本于水,故治在行水以清厥阴之之。其病在有形之筋而为转筋者,治在火针劫刺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