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星丄啸 晴雯之外,林黛玉也是我喜欢的那一款。至于她心中暗骂的“臭师父”贾雨村,我只能呵呵了。 一 我喜欢林黛玉,不仅因为她多愁善感,惹人怜爱,还在于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才华。 林黛玉多有才呢?
可以说,林黛玉兼具美丽与才华,她的身上凝结着诗人的气质与花草的芳香,是一个仙气飘飘的奇女子。 我想,贾宝玉之所以喜欢她,看中的一定是她内外兼修的美丽和才华。 林黛玉这么有才,得益于她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极具诗赋,所以才情过人。 而贾雨村,虽然名声臭,但在林黛玉的启蒙上也贡献不小。 二 生于湖州仕宦人家的贾雨村,是个家道中落的官二代,小时候连进京赶考的钱都没有,寄居在姑苏城里的葫芦庙中卖文写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考中进士,做了知府(小市市长)。 按说,贾雨村好歹是个市长,而且是林黛玉的老师,给人的印象应该高大上才是。 可为什么一说起他,你想到的全是猥琐、卑鄙、油腻等各种坏呢?
总而言之,和其学生林黛玉的青春与清纯一对比,他简直是一个道德上的反面极端典型。想必林黛玉在心里暗骂他“臭师父”无数次。 然而,在我看《红楼梦》时,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个感觉:也许贾雨村也曾经“林黛玉”过。 在变成卑鄙、猥琐、油腻的“臭师父”之前,他真的有可能也曾像学生林黛玉一样单纯奋发过。 三 青年贾雨村,器宇不凡,是个帅哥。 也很有才。从他中秋月圆之夜对月抒怀写的一首五律,一首七绝和一副对联看,极具诗人天赋。 旁的不说,他穷是穷,以致“衣衫褴褛”,但他的才华、气度、卖相并没有输给林黛玉多少——
怎么看,青春年少时的贾雨村,都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 而且,他身上还有一种难得的笃定与淡泊。
假如你让贾雨村一辈子呆在故纸堆里闷头做学问,他不定能整出什么大名堂来。 可以想像,那时的贾雨村,多半也曾像学生林黛玉一样意气风发过。 他未必一开始就打算变成一个“臭师父”。 四 刚刚踏入社会步入官场时的贾雨村颇为各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被弹劾丢官之后,表现出的那股子洒脱劲。
这时的贾雨村一定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彷徨过吧! 五 随着年岁渐长,职场资深,官腔日盛,他越来越不耐烦了,而是一心想往上爬,想当大官。 特别是面对三朋四友、乡党故旧唐僧念经般的唠叨,更令他急火攻心。
每每听着这些,贾雨村更加狂躁不堪。 他张三算什么东西,比我差远了! 他李四就是个屁,能跟我比吗? 他开始黑化、堕落,一发而不可收拾。 曾经那个高傲、洒脱,且有几分名士气的贾雨村不见了,变成了一个职场中的老油条,官场中一个为了逢迎权贵而不择手段的油腻人渣。 为了结交贾府的权贵,他什么事都敢干。
六 林黛玉拜在贾雨村门下时,他还是个落魄但才俊的书生。 多年后,师徒俩贾府聚叙,林黛玉万福后抬头一看,面前立的是一个油腻猥琐的中年男。 他的眼中写满了世故,目光中是掩饰不住的贪婪和心机。 “臭师父!”林黛玉暗骂。 虽然林黛玉也很清楚,多年前,这个人也曾经和自己一样青春飞扬过。 只不过后来慢慢变成了“臭师父”而已。 就像我们每个人。 其实大家谁不曾经是林黛玉呢? 匆匆岁月,葱葱那年,谁没有过梦想激情呢? 只不过后来慢慢变成了贾雨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