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的创投圈,咋整?

 藏镜龙 2019-03-10

某位小朋友的婚礼,隔壁恰巧坐着国内顶级早期FA机构的合伙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但是一直是恰似很熟悉的老朋友,毕竟圈子很小,彼此的信息都还是比较互通的。聊到了创投圈,一开始是叹息的。

2018年下半年的创投圈,是真的很惨。好像大家都是这个观感,为啥感觉惨呢?基本上听不到大家什么声音了,为啥会惨呢?

1,双创这个故事很多人猜到了开头,但是没有猜到结局。

差不多2013,2014年开始大规模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几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覆盖广大年轻人的热潮,回溯起来,几乎是改变了这么些年,很多年轻人的命运。

这个生态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iPhone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指端的互联网革命,随便开发一个APP就可以有机会获得巨额融资,然后也持续有机构开始接盘,好像年轻人都已经狂热到无法自拔的地步,这或许是另外一种DAYUEJING吧。

不过,客观的讲,至少这波双创,为这个国家的互联网化,培养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毕竟带领这个国家的互联网化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2,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创投资金的流向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事情,没有钱,那就没啥好搞的了,为啥没有钱了呢?首先创投的资金流向,大致的流向路径是,有钱的人,包括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其他的各行各业有钱的人,他们拿出钱直接投资,但是更多的是以机构化的名义来投,俗称LP,拿出钱放到GP团队来管理,GP团队的商业逻辑也是非常简单的,其实,市面上大多数看到的所谓投资机构合伙人,其实,钱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钱的管理者,他们最多就是拿着每年3%不到的管理费,所以,你总会看到很多特别有名的投资机构,其实人数非常少,为啥?因为他管理费养不起那么多的人啊。

好,不展开,为啥,创投圈的资金一下子锁紧了呢?一方面是外部环境,你看看特朗普天天怼着我们,经济环境直接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的有钱主体,直接收紧了钱袋子,另外,一个,随着外部环境传导到内部的主流资本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的情绪的低落,大家都担心经济形式的不好,所以,股票也在2018年下半年,创出了新低。

另外还有这样的逻辑,双创当时起来的时候,募资的那些投资基金,经历过了好几拨风口,包括了O2O,共享经济等等,有些投资基金直接在当时的那个风口几乎是颗粒无收,也就是说,投资的很多项目,几乎是全军覆没,而且投资的还是股权,那咋个办?一般股权投资基金都是4+3,5+2,很多上市公司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自己都自身难保,等到基金要退出的时候,他们就得要跟基金的管理者算账啊,一算账就懵逼了。所以,整个2018年尤其是是快到年底的时候,真的就是很丧的感觉。

上游没有水了,而且,期间还发生对创投获利征税的探讨,好在于后续也及时做了调整和说明,没有引起创投群体性的事件。

3,你得让人赚钱啊,创投退出没有路啊。

所以在创投圈,资金流向是一个最致命的核心问题,当然,一方面上游水枯竭了,另一方面,下面的湖没有沉淀啊。当时,我们在做创投媒体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各种阶段的项目,获得各种投资机构的投资。可是,这些投资出去的项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变成了很多APP的用户,变成了很多网站的流量,变成了很多所谓的数据,但是这些东西能换钱吗?答案是,扯淡吧。大多数,当时所谓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无非就是生了一些环节,讲求了效率,但是,最终市场可能并没有办法答应这样的逻辑。于是乎,大家一窝蜂的冲上去,最终纷纷成了烈士,壮烈的牺牲在了漫漫创投圈。

期间,新三板,火了一批人,但是交易结构,以及参与方式,直接预见了结果,流动性极差,顶层设计明显出现结构性问题。几万个项目中,可以有几千个可以获得天使轮融资,可以有几百个获得A轮融资,几十个项目可以获得C,D融资,最终能被并购或者独立上市的,几乎就是个位数了。而那么多的人,都成了金字塔的基础,堆砌了中国创投圈的美丽金字塔。

所以,从前年开始的双创周,就开始说要提升,提升的逻辑在哪里?一个是盲从信服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要提升,一个是核心技术要升级,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供应链,还是要回归到给客户创造直接的价值,客户最终来买单等等。

可是,2019年咋整呢?

其实呢,情况也并没有那么悲观,毕竟市场就是市场,有人玩,就有人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就像是四季的更替,就像是朝代的迭代,有人来,有人走,有些人一直在,有些人在了一会就走了等等,不一而足。

股权投资,或者直接融资,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来说,曾一度高达80%的比例,而国内恰恰相反,其比例相当于只有美国的1/4,但是呢,毕竟中国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机构相对不成熟,并且,整体的资本市场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前提下。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方式,对散户来说,将会是巨大的套利投机的机会,而投机心理本身就特别high的国人,必定会出现很多要命的事情,毕竟稳定是大于一切的。

怎么看2019年,或者说2019年的创投圈咋整?

好的方面:

1,股权投资作为一种资产标的配置,仍将持续增长,成为更多高净值群体的资产配置方式。就是坐在我隔壁的这位老铁,跟我分享一个事情,就是,虽然很多的LP在面临基金退出的过程中,出现了短期的问题,很多更具有更高层面计划和打算的机构,会在这个过程中,去捡便宜,直接在一些某些不错的子基金中,加点利息去接某些LP的份额。

2,科创板,值得期待,年前咨询了很多的朋友,也道听途说了,这个事情出现的来龙去脉,也是很有意思的故事,当然这里就不方便说了,但是圈内很多朋友其实知道这个故事。而且很搞笑的是,不止2个朋友跟我说了同样的版本。所以,顶层设计,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们就认真且好好期待吧。

3,广泛行业的关注。我们以前讲创投,好像就只有互联网的创投才叫创投,毕竟某氪包括之前鸵鸟在做创投媒体的时候,好像年轻人就跟发情一样的追逐创业融资。毕竟,一切的资本背后应该是持续成长的产业,如果产业的规模很小,或者其成长性有限的情况下,字再好的创投都是没有意义的。

4,新技术迭代带来的全球竞争的机会。对于中国的青年创业者来说,这一代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如果能力特别强,技术特别好,你上来的竞争,直接就是世界级的竞争,而且,你放在的是一个更为蓬勃成长的世界级的市场。所以,这必将带动整个创投圈的新资本的涌入,这是完全值得期待的事情。

5,更多的机构会成熟且成长。毕竟,没有经历过是没有发言权的,很多投资基金都是拿了几个亿交的学费,必定会成长,持续的焦虑没有任何作用,还是得投入到广大的中国式发展中,寻求新的机会,如果能力特别强,就直接创造机会。

坏的方面:

1,基金清算退出。基金要清算退出了,毕竟也不少年份了,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的很多LP的资金,也都是需要算账的,那咋整?基金退出不了,或者拿着一堆创业企业的股份,也没有地方可以售卖,怎么办?所以,我之前建立的那个将近300人的创投圈合伙人,总监,分析师的微信群,最近都真的没啥声音了。所以,这方面会传导一些情绪,但是,我个人觉得,会是短暂性的。

2,项目退出。项目也要逐步被机构退出,早早的跑好现金流的,其实没啥问题,或者更牛逼一点的,早早的跑了很多年优秀的现金流,甚至有机会独立上市,那自然是最牛逼的,当然其次优秀的,被并购或者团队合并,也是不错的生存之道,毕竟,做企业,要么就是稳稳做生意赚钱要么就是退出卖股份赚钱。当然,随着机构要把基金做一些清算,企业方面,尤其是融资了天使轮没接上A轮,融资了A轮还没接上B轮,且,还完全看不到现金流的话,对于企业来说,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共勉吧,所以你看我,都很不务正业的去开龙虾馆了。

3,资本市场的不确定。科创板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注册的推出也是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新的玩法,但是,可能会玩成什么样纸,咨询了很多朋友他们也都是好坏参半。不知道最终会跑成啥样,但是我相信大家都乐见其成。

说了这么些,我想要表达的是:

1,基金得踏实落地,所以现在很多机构在很多产业项目,包括医疗,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工业互联网,最终还是要回归服务实体的核心思路。否则,一天到晚跟模式,讲创新,最终的结果可能就跟币圈一样一样的。你们又不是没有看到过。对吧。

2,创业者更要认知现金流。世界发展很快,但是发展再快,离不开商业的本质,赚钱,还是要想办法赚钱,任何的战略性亏损,其最大的利益诉求还是在于占得更多的市场,赚更多的钱。

3,中国的市场机会非常大,你我继续努力吧。年前很多人开始关注三四线城市,因为帅波同学的一些文章引发的,但其实,仔细研究或者跑到三四线城市看看,其实并没有想想的那么好,所以要独立分析。但是,中国的城镇化的时间还有黄金十年,机会大大滴有,就看你怎么玩了。

4,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更大。前面也说了,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非常早期,但是我个人对高层的决策和战略很有信心,变革中的世界,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方式,变革中的技术迭代,变革中的交易方式,变革中的交易品类,必将引导很多的投资或者套利的机会。有套利机会,就会有人来,有人来就好玩。

如上,2019年,我们拭目以待,一起努力。

PS:我会用这个微信账号来更多交流互通,微信:gogo8234

陈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