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过那些阻碍你成长的思维习惯吧

 liuaqbb 2019-03-10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生活在当代世界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可以体验到比之前所有历史时期加起来还要更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但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知识和信息以指数级的速度的在爆炸性的增长,跟上时代是如此之难,每隔若干年就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远的不提,光是微信这个远程视频通信技术,放在十年前大家可敢于去相信未来十年就会如此?往小处里说,即使衣食和清洁这样的日常事务,每年都有大量新的选项供你选择。

所以,光是学习和适应这样的过程已然让我们疲于应付,然而更无奈的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翻天覆地式的进步,每天都有海量的资讯轻而易举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光是了解这些资讯就需要占去你我多数闲暇时间,区分其中的真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有了相当的困难,如果还要加上“对自己是否有价值”这样的判断,更是在多数时候让更多的人陷入迷茫之中而无从入手。

那么,有没有应对的方法?方法当然是有的,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活技能其实是减法生活(不断减掉那些无效的/无用的事务、物品、APP乃至思想),然而就算是减法生活也需要判断哪些该减,哪些需要保留甚至强化,自己的判断实属必要。

更简单的方式,是找到那个可以信任的人交由对方建议,但这样的方法事实上已经隐含了“自己很无奈”的判断而令人沮丧,而且对方的判断究竟是否靠谱其实仍然不能确定,所以努力的方向仍在于建立自己正确的思维习惯。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习惯是最可怕的势力”,立新必需要同时破旧才能有效果。所以,就让我们一起审视一下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却真正阻碍我们成长的思维习惯,首先从思维习惯上来一次减法生活吧!

一、告别“理想”式思维

“理想”式思维的本质,是通常会基于“应该怎样”去思考,而非基于“事实是怎样”去思考。

当然,基于“应该怎样”去思考并非一无是处,在你了解到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它会为你提供理清思路的方向,带给你追逐真相的勇气。

但首先要意识到是,这个世界和你想象中的“应该”并不一致,而你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首先应该是基于现实,而不是诸如:人“应该”是善良的、我不“应该”生气、家人朋友间就“应该”无私帮助等等被学校或者家庭教育灌输的对世界的美好认知。

当然,需要承认,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会被灌输大量的对世界“应该是怎样的”的设定和幻想,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这些成体系的设定(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将构成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基础:受教育越多,被建构的程度就越深。

但正如你看到的世界并不只有中国一样,这个被建构出来的认知,它也会有一部分是不符合实际的、是不能解释所有的现实的。如果完全的相信一种理论,那么我们在相信的同时,就已经陷入了“片面”之中。 

告别“理想”式思维,需要接受的是“基于现实的思考”,承认目前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又很清楚,“客观存在”不是价值判断,承认存在不等于承认它是合理的,对合理的追求与否取决于你能改变现状的能力的大小)。这种对现实的接受,并不包含任何个人的态度、期待和倾向性。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当我们在评判一个事物时,首先是基于“这是否在现实中发生过”和“这是否会有效”这两个层面来展开思考,而不是只想着“这符不符合科学、符不符合我的经验和期待”去判断,避免自己在自欺欺人的过程中对自己屏蔽了事实的真相,错过有效的应对办法。

二、抛弃“追求平等”的错觉

 “追求平等”不过是近代思想史上为了“激发更多人的生产潜力”的一个人类自己制造的思想工具,也因而被写入了现代所有人的价值观底层,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共性认知。

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平等,抛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先不论(你可曾为你每天进食的肉食动物追求过平等?),光就人类自身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大到足以让那些真的以为“人人平等”的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即便再抛开出身的问题,哪怕只是比较人与人之间天赋、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这些实力,不同的人之间的差距也会大到令人绝望的地步(想想你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差距就可一目了然)。你出身于小康之家,他是首富之子,最起码你们还都在地球上生活,甚至你还可以在微博上骂骂他;但如果是思想认知深度上的差距太大,那你们感受到的就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或许只是别人眼中世界的一粒尘埃而已。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本质是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只有登的更高,你才能看到更加恢宏博大、更加精彩纷呈的世界。

三、放弃“追求自信”的幻想

自信的本质,是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与见解,所谓自信不过是成功留在一个人身上的烙印只有在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候,你对事物的认知、你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你才会有自信。如果你总是出错,总被人指责,总被别人否定,那你根本就不可能有自信。

现代人通常都有种幻想:希望一个人能在生活的任何情境下都自信满满(尤其是临场的时候),不畏惧任何挑战和挫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临场的时候,静心明显是一个更有效的选择!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本质就是关键时刻能够冷静下来,跳出自己,更多的关注事物和竞技本身!)

而一个有智慧的人会知道自己什么当为,什么可为。不在那些不重要,以及自己不感兴趣和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间。事实上,“我相信自己做不好这件事”,这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自信,“我知道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所以现在先不去做”,这是有智慧的自信!

我们已经看到,人不自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具备正确认知自我和世界的智慧。智慧是自信的前提,或者说自信只是智慧的附带产物。没有智慧的自信,只是自大罢了。

所以,希望一个人自信,不是对他或对自己空喊一声,“要自信”!而是,要帮他或自己建立明辨是非的思维逻辑体系,让他变得更加智慧!

四、不再寻找“人生(或生活)的意义”

人们会思考人生(或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在的他(或她)无法从生活中体会到意义感和满足感。

但人生意义不是一个可以寻找的东西,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外物,也不是隐藏在你的“本心”之中的更深一层的“原初”人生意义的本质来自于你自己的“有意义的行动”。

当你努力寻找人生意义”的时候,你不仅无法找到,反而会南辕北辙,离你所谓的“人生意义”越来越远。因为你的“刻意”必然会让你无法充分的享受和体会到你所做的事情带给你的感受。

那么去做自己喜欢做的、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这就是这个困惑的解决方法了吗?答案仍然是“不是”。因为对于一个陷入迷茫、空虚等消极情绪之中的人来说,他根本就找不到自己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生活在本质上就不够“精彩”:他自出生以来就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害怕丢脸、害怕孤独、害怕失去、害怕失败,所以只挑那些最安全、最平庸的道路去走!他从未尝试过为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去奋斗!他从未品尝过真正的失败(竭尽全力后仍然失败)带来的痛苦和反思!他也从来没有真正看透自己究竟拥有多大的潜能和力量! 这样的一个人从来都没有真正的了解过自己和人生,又何谈去体会与追求“人生的意义”呢?

这不是在催促你要努力奋斗,而是要你必须意识到这个事实:你原本可以去做很多事情,不需要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假装自己岁月静好,假装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平庸之辈。

你当然有权利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内平静的生活(你的很多选择究竟是不是“你”的选择,这一点其实也是存疑的),但你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中,空虚、无聊、消沉、无奈等“无意义”的这些负面的感受,也都是你必须要承受的。

 所以,与其在那里百无聊赖的探寻生活的意义,不如尝试我给出的如下建议,帮助你摆脱这种无聊的生活状态:

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多去做一些以前没做过、不敢做、甚至逃避去做的事情!

试着去全力完成一个曾经被你屡次放弃的目标!

五、停下来,立即开始

你也看到了,写了这么多,我不过仍是在贩卖那两颗叫做智慧和勇气的果实!

那么,这个时候,请你停下来,就从阅读这篇文章开始笃行:

试着感受一下你一直以来的思维习惯,试着回忆一下你一直以来不敢面对的那些问题,试着整理一下你一直以来麻痹自己的那些认知,它们是对的吗?

试着再问一下自己:我真的想明白了吗?

但无论你是否真的想清楚和想明白,这一点也仍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在应付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开始思考!在对与错的纠结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调整,在迷茫和困惑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思考深度,这是让你变得更加智慧的唯一方法!

重要的是,你在犹豫与踌躇中开始迈出走出舒适区的那一步!你远离自己舒适区的每一次尝试都是让你变得更加勇敢的唯一方法,而这每一次尝试也是你拓展你生命价值的一次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