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则 · 利他与良心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3-10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司马牛

在小区里,偶遇老张,我们互相打着招呼,忽然一辆银灰色轿车急驶而过,惊了老张一个趔趄。老张吼道:“懂不懂规矩,小区里还开这么快!”遭此惊吓,是谁都会急,不足为怪。但到了小区门口,老张摸了一下衣兜,似乎没带门禁卡。我正要掏卡,没想到老张猛地用力一拉就将门拽开了。我忙说:“你这样用力拽,会把门禁弄坏的。”他居然毫无愧色说:“没关系,坏了物业会修的。”

当然,如今像老张一样用双重标准对待规则的,不乏其人。君不见,现实中越不守规则的,似乎越喜欢跑到网上去大谈规则,越爱带着规则洁癖,用力过猛地鞭挞那些违反规则的行为。不客气地说,这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不必讳言,人一般是有私心的,如果人没有私心,规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制定这么多的规则,就是约束人的私心,惩戒人的贪婪。

私心的一种突出表现就在于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他人的权利。不过,如果我们因为私心作祟,一味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规则遵守,而对于不利于己的规则就找空子钻,甚至不惜践踏规则,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会超越规则之上,那么规则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这将会形成怎样的乱象,不难想象。

自由、平等、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实也是规则意识的主要内容。一个社会越文明,人们越恪守规则;换言之,人们越恪守规则,越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野蛮社会讲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要在野蛮社会生存,需要的不是规则意识,而是强盗精神。

当然也不乏令人赞叹的好事例。曾有一位朋友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次他在公厕方便后一出门,就被一位年轻女士拦住,询问他可曾见到一个小男孩在厕所里,她说儿子进厕所很久了,还没有出来。朋友想起,他刚才确实听到厕所里有敲击声,他返回去循声寻找,看见男孩在修理水箱拉杆——因为拉杆突然失灵,冲不下水。男孩认为,自己用过厕所如果不冲干净,对不起下一个用厕所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尊严,所以他一定要把水箱拉杆修好,把马桶冲干净了才肯离去。

这是什么?这就是良好的家教,让孩子从小就懂得了良心的坚守。

其实,规则意识,归根结底是个良心问题。如果一个人为满足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利益,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违背社会公德,我们就说此人不知廉耻,没有良心。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心,他就不会因为遵循义务而感到自豪,也不会因为违背义务而谴责自己。因此,规则之上确立的权利和自由并非只强调个人性,也要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只有人们讲良心,人与人之间相互遵守规则,才会使生活变得愉快,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聪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