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 收势实际上是回到起势同样的状态,从无极一动生太极回到天人合一归无极,也就是复归于无极。口诀也同起势相同: 两足平行,与肩同宽,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松腰落胯,沉肩坠肘, 舌抵上颚,全身放松。 “天人合一”在起势已经提到过,练习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人在天地之间,头为天,脚为地,与天地同呼吸,人与宇宙合为一体;收势之时,可以环抱虚空,将宇宙收于体内,自己即是宇宙,宇宙即是自己。大家可以逐步体会这个意境。 具体口诀在起势也已经进行详解,在这儿不再重复。 我们关键讲一下这个处处可见的口诀到底蕴含着什么人体核武器,为什么说这是养生的至高境界。 两足平行,与肩同宽。——即顶天立地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即虚心实腹 松腰落胯,沉肩坠肘。——通尾闾夹脊 舌抵上颚,全身放松。——通玉枕、搭鹊桥,任督二脉贯通,天人合一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天运行,传说中的“打通任督二脉”也是类似方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周天运行与内经图和修真图暗合,也就是道家常说的内丹修炼方法,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所有养生方法的境界高低都与此有联系,凡是和此有关联的都算是得到了养生的精髓。与此无任何关系的养生方式,基本属于主观臆测,随意编造,让大众无所适从。 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者,可以深入研究号称中华传统文化核武器的内经图和修真图,这个是西方文化至今无法超越的,相信会有所启发和收获。 动作要点 “收势”的主要功能是使气息归元,整理肢体,放松肌肉,愉悦心情,进一步巩固练功的效果,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时的状态。 1.两掌内外“劳宫穴”相叠于“神阙”,周身放松,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均匀、深长即可。 (“劳宫穴”,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属“心包经”穴。因“手任劳作,穴在掌心”而得名。“劳宫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可用于调理失眠、神经衰弱等。 “神阙”,此处是指“肚脐”,属任脉,具体可以关注“易生学苑公众号”输入“经络”二字,查看“十四经络动画版”) 2.收势结束后,要缓缓而动,注意不要立刻剧烈运动(比如匆忙去做一些突然想起来的事情),可以做一下整理活动,例如:浴面、鸣天鼓和放松动作。 “搓手浴面”,即双手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上下摩搓;然后,趁掌心温热,以掌心摩搓面部,如洗脸状。具体动作路线是,双掌并列,由下颌起,至额头,再双掌分从左右向额头两侧,向下至脸颊外侧,再并列收回下颌处。 注意事项 八段锦适合练习人群广泛,但还是要说一下注意事项: 1.本功法动作简单,不强求意念,但应尽量排除杂念,以免影响效果。 2.不强求呼吸,但要求呼吸平缓细匀,久久练习之后逐步会由动作带动身体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 3.动作要求松柔,松而不懈,柔和放松,肢体不僵硬,刚柔并济,动作缓慢而连贯。 4.天气恶劣、例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霆的天气不宜练习。 5.选择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背风、无人打扰的环境练习最好。 6.年龄较大,体质衰弱、身体筋骨有旧伤者慎练,可从简单的招式开始。 7.严重的颈腰椎问题、筋伤骨裂、心脑血管等急慢性病人。 8.劳累过度、饥饿过度、女性例假、房事过劳慎练。 常见问题 1.无极桩是并两足并拢还是两足开立? 通常无极桩是两足并拢(或者是与胯同宽),我们八段锦讲的是两足平行,事实上都不重要,无极是一种(由静入净而空)的状态。静极生动,则是由无极转换到太极的状态。 2.起收势长时间站桩,但练习中无法入静,身体僵硬站不住怎么办? 无法入静,说明身体气机没有秩序,紊乱状态,身体经络不通畅,脏腑不平衡,开始的时候只站立3-5分钟就可以了,等八段锦练习久了,尤其是通过八个导引动作将经络逐步打通,就可以站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容易入静了。具体还可以参考起势桩的站立方法,意境为身体随微风摆动,身体重心不断前后脚掌或者左右脚转换,但是以其他人看不到你的动作为最高境界,意动而身不动。 再告诉大家一个桩功练习时“海底针”的诀窍,以意带动尾椎骨划圈,圈子就如1毛硬币那么大,晚上不要划,划了精力太充沛,会睡不着,也不要划的太多,缓慢均匀5圈以下就可以了,大家可以体会效果。 练习中有哪些问题,也可以即时留言交流反馈,我会通过不同渠道来回答有代表性的问题。 不同的个性和神意会练出不同的八段锦,重塑八段锦练习者的精气神,体质和气质,乃至性格都会有所变化。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八段锦确实能够重塑一个人的气质。最后,愿大家将这个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您的家人和家族成员世世代代身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