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什么是老上海味道, 很多人都会提到石库门弄堂生活。 今天小侬再来说一个年轻人不太熟悉的: 弹硌路 (台阶daeka路) 弹硌路是上海话, 点睛之笔是那个“弹”字。 这种路用不规则的花岗石块铺成, 石块与石块之间存在缝隙, 车子从上面驶过, 车轮会不由得蹦蹦跳跳, 因此得了“弹硌路”之名。 在老上海人的记忆里: 过去的弄堂人家, 推开门窗就是弹硌路, 和小伙伴你追我赶地嬉戏打闹, 钉鞋敲击弹硌路的声音再熟悉不过了。 弹硌路上骑自行车, 老远就能听到“哐哐哐”的响声, 屁股被震得那叫一个酸爽, 上海人称之为“吃弹簧屁股”。 随着城市发展, 弹硌路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取而代之的是 更适合汽车行驶的水泥路、柏油沥青路。 在上海的市中心,弹硌路几乎销声匿迹。 好在弹硌路并未完全消失, 现在嘉定区还有一处 上海保留最完好的弹硌路群! 日前,嘉定娄塘古镇的老街弹硌路完成了修缮工作。 加固地基、拓宽路面,用原来的麻石块铺设,修旧如旧的弹硌路延续着城市历史文脉和江南古镇的生活记忆。 图片来自网友@追色 不妨趁着周末, 去走一走, 重温老上海记忆吧! 娄塘古镇 娄塘, 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 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 小街盘曲,当地有“娄塘街条条歪, 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大井堂”之说。 水系交错的娄塘古镇, 曾以民风敦厚商业繁茂著称, 直到百年前依然是商业重地。 如今虽繁华与规模不再, 但街巷格局基本留存下来。 图片来自网友@追色 二三层黑砖瓦房在街道旁依次展开, 菜贩的叫卖声、 自行车驶过的铃铛声, 老镇的生活气息一点也没有改变。 行走其间,古意盎然。 古镇建筑很值得一看, 1.2平方公里内, 竟有47处不可移动文物, 一砖一瓦都透露着传统建筑的艺术感! 老街的弹硌路起源于清朝,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这次修缮完毕的是 中大街、瞿家弄、劳动街、篾竹弄, 加上之前已经修缮好的人民路, 形成了总长度约808米的弹硌路群。 漫步在娄塘古镇里, 探访那旧时光的美, 倒也不失为另一番生活情趣。 娄塘古镇交通指南 坐地铁11号线到嘉定北站下 换乘嘉定59路直达娄塘古镇 【田小鱼综合编辑】 新闻来源:@smg摄界 @上海嘉定工业区 @嘉定电视台,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