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女人?

 雅轩书屋图书馆 2019-03-10

一比一 2019-03-09 13:55:47

现代人对精致生活的理解,都存在误解:

认为精致的生活,就是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买了什么名牌,去了什么景点,一定要借着各种机会告诉别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过得多么好。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女人?

在别人的眼里过得光鲜亮丽,自己的日子却活不出一点烟火气。

所谓精致女孩,是指随时随地都很方便脱下鞋子的女孩。因为有好多人,外表穿的光鲜,鞋子里却藏着种种不堪。

仪式感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

关于精致,网上有句很火的话。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女人?

“对于精致另一种误解是把精致理解为有钱才能拥有的生活。想养条狗,等我有钱了买金毛;想健身,等我有钱了再去健身房;我们最喜欢把想做的事情,拖到等我有钱以后……”

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品质的生活,从来不是金钱决定的》中,对生活品质和金钱的关系的阐述一针见血。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生活中让人反感的不是“仪式”这件事,是千篇一律的“霸屏仪式感”,不带真心的“盲从仪式感”以及重在装逼的“LOGO仪式感”。

仪式感其实不一定要是高格调,小众的活动,如果对于这些东西其实只是略知一二,那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最怕“仪式感”变成爱装逼的人又一个新词。

电影《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女人?

“如果你说你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仪式感像一种规矩又胜于规矩。

心理学中有一种锚定效应:当因事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恐惧时,可以通过一段预测、设想的过程来降低内心的不安。

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心理锚定,给人以确定感和秩序感。

如何把自己培养成精致的女人?

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前调整心态时,都会做固定的动作。如已经拥有13座大满贯赛金杯的纳达尔,在比赛时会有一些习惯动作,例如:整齐摆放水瓶、同时瓶子的标签必须面对他即将使用的那一侧场地。

这种习惯就像肌肉记忆,能迅速帮助运动员把精神和心理状态调到最佳预设。

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道门,带来的自我暗示让人更专注认真,也更能体味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真正的仪式感,不该只浮于表面形式,是从内心对美好生活的真诚向往。

真切地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肤浅地把朋友圈打造得光鲜亮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