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安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资料教育心理学原理三

 师出网校蒋老师 2019-03-10

60、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阶段

61、认知策略学习的特点:

  1)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内潜性 (2)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

  3)支配认知策略的规则多数是启发式的

62、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1)原有的知识背景 (2)反省认知发展水平 (3)学生的动机水平

    外部条件:(1)训练方法 (2)变式与练习 (3)有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

63、简析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与“概念”这两个术语含义的异同:

概念只包括本质特征,图式中也包括非本质的特征,如鸟的图式中可包括会飞的特征,但鸟的概念中只有羽毛这一特征

64、试比较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命题表征”与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两者的异同:

两者都重视若干概念间的关系。不同的是,命题网络是陈述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形式,命题学习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形式,命题学习的结果最终要以命题网络形式表征

65、为什么说“自问自答”是一种精加式策略?

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时,对问题做了许多添加和补充,使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更有意义,更有条理,是一种精加工的活动

66、请从策略学习的观点,说明学生能陈述写文章的方法却写不出好文章的原因

策略性知识属程序性知识,是由陈述性知识经变式练习转化来的。学生能陈述写文章的方法,表明他们习得了写作的陈述性知识,但缺乏变式练习,知识不能转化为技能,写不出好文章来。

67、为什么说“概念”和“规则”既可以归入陈述性知道范畴,也可归入程序性知识范畴

能说出概念和规则的含义属于陈述性知道,能用概念规则来做事,则属于程序性知识

68、动作技能的分类:

  1)根据动作是否连贯,可分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2)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所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精细和粗大的动作技能

  3)根据完成动作技能对环境条件的依赖程序,可分为开放性和闭锁性动作技能

  4)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是否使用一定的工具,可分为工具性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69、熟练操作的表征:

  1)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 (2)利用微弱的线索 (3)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

  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70、动作技能学习的三种观点:

  1)习惯论 (2)认知论(闭环理论、开环理论) (3)生态观

7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 (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72、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2)练习 (3)反馈

73、什么是心理练习?哪些因素会影响心理练习的效果?

心理练习是指仅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心理复演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一般结论是,心理练习与作业改进有一定的相关,如果将心、身的练习相结合,其效果更佳。决定心理练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学习者要对练习的任务熟悉。从未进行过身体练习的动作,不可能做心理练习,若练习也只能是错误的练习。另外,心理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使作业水平下降。心理练习的效果也决定于任务的性质。若任务中认知因素起的作用较小,反应主要是依靠肌肉的线索,则心理练习作用甚微。

74、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反应倾向。

75、简述态度的结构:

态度三元论认为态度包含着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ABC理论)。

1)从认知成分的角度看,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构成态度的基础

2)从情感成分角度看,态度就是个体对一定对象伴随着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反映和所持的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某对象所持有的厌恶或喜好等反应

3)从行为倾向成分的角度看,态度就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认知和情感的外显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对某对象明显的行为准备或行为。

76、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服从、同化、内化

77、态度的学习理论观点:

  1)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2)认知理论(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3)诱因理论

78、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1)条件反应法 (2)提供榜样法 (3)说服法(试卷上)

79、价值观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80、对价值观的理解(含义):

  1)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它是内在的

2)价值观是个体在社会实践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是天生的

  3)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其随着主客体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4)价值观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体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81、价值观的特征: 1)主观性 (2)选择性 (3)稳定性 (4)社会历史性

82、影响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社会环境 (4)大众传媒

内部条件:(1)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 (2)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

83、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大致要经过三阶段七个过程:

  1)选择阶段:不自由选择    ②从多种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③对每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充分的考虑后再进行选择

  2)赞赏阶段:个体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②个体愿意承认和乐意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3)行动阶段:①个体选择行事并在行动上愿意受它的指导

                 ②个体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加以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