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掌握词牌《虞美人》的填词技巧?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适合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前言填词和作诗有一些区别。除了填词需要按照词谱的要求填写以外,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和诗的言志特色相比,词更多一些幽深曲折之美: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节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关于虞美人的词谱虞美人在钦定词谱中有7体,在字数和换韵等方面略有不同,常见的正体是李煜这一体 1、李煜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2、词谱中的符号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3、词韵与诗韵 填词押韵比格律诗简单得多,例如第3句和第4句: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按照诗韵来看,“言”属于【元】韵、“年”属于【先】,格律诗不可通押,但是在填词时可以通押。 注:唐宋词填词都是用诗韵,不过有人放宽到诗韵的邻韵,有的人填词完全押诗韵的同一韵部、一韵到底,例如宋朝吴激的《春从天上来》全词用青韵,不杂庚韵: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二、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虞美人》说起虞美人,估计人人脑海中出现的都是李煜的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王国维在评价李煜时说过: 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虞美人》多见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内容,李煜本人的文风在亡国前后从这两首虞美人也能看出区别,“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春花秋月”这一篇化“风月”为“血泪”,意境深远,凄凉而悲壮。影响到北宋范仲淹、苏轼等人的词风,为豪放词、诗化词之滥觞。 在五代词中还有一位花间词派的诗人鹿弢扆,他的【临江仙】也有这种风格: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三、虞美人 婉约与豪放词以言情为本色,诗化词的言志和疏于音律的特点常常被当时的词人所诟病,例如李清照就对苏轼王安石等人填词不以为然,她认为: 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不过苏轼不仅仅有豪放之词,同样也有不少婉约词,例如下面这两首《虞美人》: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日长帘幕望黄昏。及至黄昏时候、转消魂。 ........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下面这一首送别词就看出苏轼的特色, 气派不凡、境界阔大: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结束语古人的诗词作品常有两副面孔,同一个人,作诗如同老夫子正襟危坐,填词如轻薄少年柔情蜜语。大家可以看看例如温庭筠、欧阳修等人的诗词作品。 说回虞美人来,这个词牌是唐教坊曲,来源于项羽宠姬虞美人的故事,所以多是更适合歌女吟唱柔美凄凉的爱情故事。 老街以前读周邦彦蝶恋花时,用其词意境,填过一首《虞美人- 读周邦彦蝶恋花有感》: 春宵恨短留无计,此去人千里。 灵犀一点井梧前,何事别离时候、却无言。 附:《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作者:周邦彦 (宋)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泠。 抛砖引玉,欢迎诗友们指正。 @ 老街味道 |
|